正文复制


河南日报· 农村版/2025 年/7 月/10 日/第 001 版
“ 四联聚能” 破茧闯新路
郸城县石槽镇创新X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模式纪实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巴富强 通讯员 郑玉冰
核心提示
当“ 干部干、群众看” 的治理困局与“ 群众想吃西瓜、干部种了南瓜” 的服务错位交织,乡村善治的考卷如何作答?郸城县石槽镇以X建为针、“ 四联” 为线,穿起散落的治理颗粒。支部联建破行政壁垒、产业联兴筑共富根基、X群联治融干群血脉、综治联动织平安网络,两年探索,“ 四联” 模式让这片土地蜕变为“ 河南省文明村镇”“ 河南省农业产业强镇”,书写了X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 石槽样本”。
仲夏时节,石槽镇万亩良田内绿浪翻涌,热浪裹着瓜果香。7 月 6 日清晨,小曹楼村的范光辉骑着电动车穿过连片农田,停在范老汉家门前。门楣上,“ 范氏家训” 木牌旁新贴的“ 善治积分卡” 格外醒目。“ 叔,您上月帮咱村里清理沟渠,给你加 5 分,月底能多领一袋子米了!” 范老汉扬了扬手中的扫帚笑道:“ 家训墙上挂,积分手里拿,咱这心里透亮!”
这一场景,正是石槽镇创新“ 支部联建、产业联兴、X群联治、综治联动” 四联聚能治理模式的生动缩影。从组织碎片化到发展共同体,从“ 干部独角戏” 到“ X群大合唱”,一条X建引领、四轮驱动的善治新路正在中原沃野延伸。
破壁|支部联建重组“ 发展基因”打破组织壁垒,锻造协同引擎
组织重构,从“ 孤岛村落” 到“ 联合作战”。“ 过去张善庄村手握元胡种植技术,却受制于土地零散无法形成规模,翁小庄村守着连片土地却愁出路,如今两村联手建起千亩元胡种植基地。”该镇东北联村X支部书记徐文博指着产业分布图感慨道。
据了解,自 2023 年起,石槽镇将 25 个行政村按“ 地域相邻、产业相近” 原则重组为 5 个联村共建片区,统筹并优化人才、技术、产业、资源配置。“ 支部联建” 如同五指攥拳,击碎发展孤岛,彻底打破传统村际壁垒。
能人破局,“ 三荐一考” 激活“ 头雁矩阵”。“ 群众推举我,我就得带乡亲蹚出新路!” 郭老家村肉牛养殖能手郭新安说道。通过“ 毛遂自荐+群众举荐+干部推荐+支部考察” 的“ 三荐一考”机制,石槽镇吸引 90 余名能人、人才为家乡发展助力,带动技术、资金、资源、文化回流。
郭新安就是从普通X员成长为中心联村致富带头人的,他引入牛肉精深加工项目,打造“ 老石槽黄牛肉” 品牌,带动片区年增收超百万元;东南联村的冬桃种植能手范增贤,大力推广冬桃种植技术,打造“ 石槽东升丑桃” 品牌,引入饮料加工厂项目,带动 200 余户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