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汕尾日报/2025 年/7 月/17 日/第 001 版
我市实施全域“ 三线” 整治攻坚行动
推动“ 全域镇村典型示范” 更有成色、更显实效
汕尾日报记者 许楚璇
“ 全域镇村典型示范” 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汕尾“ 百千万工程” 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使命任务。
今年 4 月以来,围绕破解“ 三线” 这一制约汕尾实现“ 全域镇村典型示范” 的瓶颈难题,我市创新实施以全域“ 三线” 整治为主题的“ 明珠十号” 攻坚行动,系统谋划、通盘考虑,制定标准、分类施策,集成作战、梯次推进,全面补齐“ 三线” 短板,推动人居环境和城乡风貌显著改善,确保汕尾“ 全域镇村典型示范” 更有成色、更显实效。截至 6 月底,首批实施的示范类 13个镇街和 65 个村社基本完成整治提升,全市全域“ 三线” 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从“ 分散治理” 到“ 全域协同”
“ 三线” 整治是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确保“ 三线” 整治工作落地见效,我市成立以分管市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建立“ 日跟踪、周报告、月调度、阶段评估” 全周期管理机制,构建起“ 市级统筹指导、县级统一组织、镇村具体负责、管线企业合力实施” 四级协同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时,依托“ 百千万工程” 市领导包干镇、县领导包干村工作机制,建立“ 市县领导 行业企业 属地网格” 三级动态巡查督查制度,全力推动全域“ 三线” 整治取得实效。
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过明确分类标准,压茬推进“ 三线” 整治各项工作。依照“ 系统分类、按类施策、逐级提升” 的工作原则,对全市 51 个镇街和 689 个行政村(社区纳入圩镇整治范围)逐一甄别,精准划分为示范类、提升类、基础类三种类型,科学合理界定三种类型的整治标准,明确攻坚节点目标。其中:示范类以“ 精美集约” 为标准,优先打造并形成经验输出,6 月底前完成攻坚;提升类以“ 优化改善” 为标准,9 月底前完成攻坚;基础类以“ 安全有序” 为标准,12 月底前完成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