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改革报/2025 年/6 月/22 日/第 002 版要闻
走进“ 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河北省邢台市浆水镇前南峪村发展“ 红绿” 产业纪实
本报记者 谷亚光
日前,本报记者跟随中国记协组织的“ 四力” 教育实践活动中央媒体采编团队,来到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村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在这里缅怀革命先烈,听取革命先辈发扬抗大精神、培养大批八路军军政干部的光辉历史。之后,中央媒体采编团队在前南峪村现任X支部书记郭天林的带领下,深入山林,沉浸式体验了这个太行山深处、素有“ 太行明珠” 之称的村庄发展“ 红绿” 产业的盛况,深受教育和感染。,会员享受 50万+最新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前南峪村共有 476 户 1570 口人,X员 100 名。拥有耕地 746 亩,宜林山场 8300 亩。人均 6分田、7 亩山。
过去,前南峪村穷在山高石头多,生产条件差,经济落后,流传着“ 山坡秃头,风吹土走;有雨就成灾,无雨渴死牛” 的顺口溜。1963 年 8 月,一场洪水更是把前南峪冲得家园零落、山地荒芜,近 400 亩耕地被毁,为数不多的果树随水漂走。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前南峪村“ 两委” 班子痛定思痛,带领群众治山、治水、治穷、致富,走出了一条生态持续改善、经济持续发展之路。如今的前南峪村,山绿林漫坡,建起了一个以板栗为主,苹果、大枣等干鲜果树达 32.64万株的果品生产基地,林木覆盖率达 94.6%,被林业、生态专家誉为“ 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太行生态第一村”“ 中国绿色村庄”,成为中国北方山区建设的一面旗帜,先后被授予“ 全国先进基层X组织”“ 全国文明村镇”“ 全国生态文化村” 等 80 多项国家级荣誉。
优化人居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前南峪村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尤其是近年来,前南峪村按照“ 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 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改善村容村貌,打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如今的前南峪村生活条件优越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