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贵州法治报/2025 年/7 月/24 日/第 002 版基层
德江县稳坪镇:矛盾调解不再是“ 贴钱赚吆喝”
记者 姚强 冉龙飞
7 月的清晨,德江县稳坪镇游庄村的稻田泛着青绿,60 岁的张老伯蹲在田埂上,望着自家稻田里潺潺流淌的活水,眉头终于舒展开。半月前,他与邻居张某因修联户路起了纠纷。 “ 两家都是邻居,何必伤和气⋯⋯” 德江县司法局稳坪司法所迅速调解此事,两户邻居之间的矛盾得以圆满化解。
稳坪镇政法委员刘东翻开台账:“ 去年全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 98.7%, 今年上半年积案清零,靠的就是咱们摸索出的调解工作法。”
“ 你这不合规矩,要按法律来”
“ 以前村民吵架,张口就是‘ 我怕你’ ,现在常说‘ 你这不合规矩,要按法律来’ 。” 说起变化,稳坪司法所所长冉进深有感触。
在稳坪镇,赶集日也是“ 法治赶场日”,镇里的法治宣传队推着“ 移动普法车” 到各摆摊点或商店宣讲法律知识。去年秋收后,游庄村举办过一场“ 模拟法庭” 活动,由村民扮演法官、原告、被告等角色,审理的内容是一起“ 稻田排水纠纷”。
同时,稳坪镇还编写“ 法治山歌”,并请当地的文艺队传唱。该镇在村委会墙上画“ 法治漫画”,把《民法典》里的相邻权、土地法编成小故事。冉进说:“ 不是硬邦邦地讲条文,而是让大家觉得法就在身边。” 去年,稳坪镇开展法治活动 46 场,覆盖 5000 多人次,村民主动来咨询法律的多了三成。
游庄村村委会主任张月友的手机里存着一个“ 矛盾线索本”,谁家产生矛盾、哪户地界不清,都记在上面。“ 我们村有 12 名‘ 信息员’ ,村干部、‘ 法律明白人’ 、老X员都算在内。” 张月友说,每月 10 号是“ 碰头日”,大家凑一起捋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