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京日报/2025 年/6 月/25 日/第 T07 版建设新主城 争当排头兵
长芦街道:建好“ 北大门”,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长芦街道
潮涌江滁,风华正兴。作为江北新区“ 北大门” 的长芦街道,近年来乘上国家级新区发展的东风,从过去文人墨客笔下的“ 特色水乡”,发展成如今宜居宜业的“ 产业新城”,这一片土地正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会员享受50万+最新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长芦街道是江北新区新材料产业、枢纽经济未来发展的腹地,承载着服务江北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职能;长芦历经四十余年拆迁,拆迁居民分散安置在周边各地,如何提升他们的幸福感与满意度,一直是街道孜孜不倦的追求;长芦素有“ 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 美誉,为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街道不断探索创新。
尤其是最近两年以来,聚焦“ 文化、美丽、和谐、幸福” 新长芦建设,街道持续深化新区“ 四大行动” 和“ 六大重点”,在X建引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基层治理、文化惠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以浓墨重彩的一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经济发展 从“ 钢铁丛林” 到“ 创新雨林” 的转型升级
5 月 30 日,长芦街道数智产业园入园企业集中签约活动举行,12 个项目集中签约、落地长芦,这一批项目总投资达 11.7 亿元,为江北新区产业升级注入了全新动能。据了解,数智产业园位于长芦街道研产转化基地内,投资 6 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 6.7 万平方米,规划建设 10 栋高标准厂房。项目今年 2 月落地后,实现拿地即开工,预计 2026 年年底交付投产,是长芦街道“ 四大产业载体” 中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平台。
此次签约活动的举行,是长芦街道以“ 产业深化提质提效年” 为主题,深化“ 四大行动”、聚焦“ 六大重点” 的一次积极实践。12 个签约项目涵盖智能制造、数字科技、新能源等领域,标志着长芦街道在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街道不断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然而,转型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长芦街道强力推进“ 三高两低”“ 四个一批” 等各类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截至 2024 年,关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5 家、小微企业 50 余家,为发展腾挪空间。真正的格局重塑发生在“ 四大载体” 战略的提出与落实中。2023 年,长芦· 建科双创示范基地揭牌,9 家医药、安全科创企业迅速落户,长芦· 华兴双碳双创示范基地签约落地。
数字见证转型发展的成效,高新技术企业从 2018 年初的 3 家,跃升至 2024 年的 38 家;限上销售额从 2018 年 80.53 亿元,飙升至 2024 年的 280.58 亿元;2024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 3.11亿元,规上服务业营收、限上贸易销售额等指标稳居街道组前列。昔日的工业“ 钢铁丛林”,已蝶变为创新企业蓬勃生长的“ 产业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