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25 年/6 月/23 日/第 001 版
国家高新区因地制宜打造中试首选地
本报记者 李争粉
近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 全国共有 242 家中试平台入选,涵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急需领域。其中,国家高新区众多中试平台入选。
中试一端连着创新、一端连着产业,是连通成果转化“ 最后一公里” 的关键环节。数据显示,科技创新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 80%,而未经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只有 30%。
西安创新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常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在全国均为第一梯队,天然拥有强烈的转化动机和旺盛的转化需求,是中试平台布局建设的首选地。
产业链上中试忙
“ 中试最现实的价值在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从而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长城战略咨询合伙人、广州业务中心总监黄婉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地,众多国家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布局中试平台,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AI+新材料 CRDO 中试平台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高新区举行,该中试平台以建成国家级高水平新材料中试平台为发展目标,由四川振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振兴产研院”)、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武汉先进院”)、成都高新科技创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高科集团”)三方合作共建。
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建有 75 个中试平台, 覆盖制造业 75%重点产业链, 8 家中试平台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占四川省入选数量的 50%。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紧扣该高新区 16 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重点支持在集成电路、创新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链布局中试平台,尽快形成行业整体中试能力,并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超前谋划一批中试平台,确保中试平台建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