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河南日报· 农村版/2025 年/7 月/14 日/第 001 版
聚力建设农业强市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访漯河市政府副市长王继周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仵树大 通讯员 梁彦桢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明确强调,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X政同责,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这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7 月 4 日,漯河市政府副市长王继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对漯河而言,要抓好贯彻落实,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高水平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发展高效乡村富民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市。
聚焦保障粮食安全
加强耕地保护与产能提升
“ 漯河市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王继周说,全市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X政同责,落实落细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410 万亩以上;严守耕地数量红线,确保全市耕地保护面积不低于 267.57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 239 万亩。
2025 年,漯河市实施 31.3 万亩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工程,到 2027 年底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达 258 万亩以上。按照“ 初设到田间、评审进乡村、招标全透明、施工严监管、验收全覆盖、管护智能化” 高标准农田建设“ 六步工作法”,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实施监管,落实项目专班推进机制,资金专户管理,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见效,为粮食丰产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