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甘肃日报/2025 年/7 月/6 日/第 009 版共享机遇 共谋发展 共创繁荣
筑巢引凤聚势能
——武威市持续加强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金奉乾 甘曜毓 金赚
祁连雪峰映古城,石羊河水润沃野。自西汉张骞凿空西域,一个个商队的驼铃声便在武威大地回响。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曾是驼队络绎、商贾云集的商埠,见证了“ 市日四合”的繁华盛景。,会员享受50万+最新公文资料,日日 更新
昔日驼铃悠扬的古老商道,如今跃动着现代物流的强劲脉搏;曾经的贸易中心,今日已成为
投资热土。
近年来,武威市聚焦建设“ 两区两地” 发展定位,全力构建“ 两擎牵引、五极迸发” 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深入实施“ 引大引强引头部” 行动,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引进落地了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有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第三十届兰洽会期间,武威市与浙能集团、金鼎旭阳新能源公司等企业洽谈签约合同项目
188 项、总投资 350.95 亿元,涵盖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数字产业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累计落实到位资金 151.73 亿元。
全链条服务
签约只是开始,落地才见真章。武威市创新打造“ 项目管家” 全周期服务模式,构建起“ 谋划—落地—投产” 全链条服务体系。为重点项目配备专职服务专员,提供从手续代办、用地协调到政策解读的“ 一对一” 精准服务,加快了让签约项目从“ 纸上” 落到“ 地上”、从“ 开工” 走向“ 投产” 的速度。
“ 2021 年来考察时,民勤的风资源吸引了我们,但叶片运输和设施配套是个难题。” 据远景能源甘肃投资开发经理李腾宇回忆,当时企业提出叶片运输需改造高速收费站、工厂急需蒸汽和电路专线的需求。民勤县红沙岗管委会迅速行动,成立专班,改造收费站,铺设电路与蒸汽专线,一路“ 绿灯” 保障项目建设,让企业吃下“ 定心丸”。
在叶片厂车间,“ 滑梯” 式生产线延伸至视野尽头,而隔壁的智慧储能项目更是跑出了新速度。作为第三十届兰洽会签约项目,从破土动工到首支磷酸铁锂电池下线仅用了 2 个多月。“ 管委会派专人驻场,遇到问题随叫随解决。” 李腾宇说。
破解要素保障难题。武威市大力推行“ 标准地” 改革,为企业发展按下“ 加速键”。自 2024年以来,已按“ 标准地” 模式成功出让工业用地 35 宗,让众多企业实现“ 拿地即开工”,极大缩短了项目落地周期,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空间保障。
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武威市出台 19 条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措施,从研发投入、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多个维度发力,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技术升级,助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武威市精心打造人才服务体系。今年以来,签约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159 名,颁发“ 天马人才服务卡”,并开辟就医入学、职称评聘等方面的“ 绿色通道”,着力解决人才难题,让人才能够安心扎根武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