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学习时报/2025 年/7 月/14 日/第 001 版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海南省委书记 冯飞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X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处在改革开放前沿,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优良,X中央赋予海南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 三区一中心” 的战略定位和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大使命,对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024 年 12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海南听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 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海南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X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自觉站在X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在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开创海南发展新局面,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稳步推进,对标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X中央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一着“ 先手棋”,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要继续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创新思路、突出特色、增创优势,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助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海南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以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自由贸易港建设成型起势。政策体系基本建立,零关税、低税率、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 账户)、免签、增值电信业务试点等关键核心政策接续落地,并持续扩容、优化升级,为全世界投资者带来真金白银实惠。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培育形成 20 批 166 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等在全国复制推广,实施“ 机器管规划”“ 机器管招投标”“ 土地超市” 等制度,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公平竞争。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外贸依存度由 2018年的 17%提高到 2024 年的 35%,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约 36%,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
21.9%、20.8%,实际使用外资额、对外直接投资额排全国前列,在琼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 176 个;洋浦港与阿联酋阿布扎比港共建“ 一带一路” 姊妹港,海口美兰机场与新加坡樟宜机场开启合作新局面;推动境内外 40 个自贸区(港)与海南建立伙伴关系。经过 7 年的政策制度准备,海南正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前沿、地区互利合作的新热土、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新引擎。
海南正科学谋划封关前后的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力以赴实现今年底顺利封关运作,加紧推进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紧扣经营主体需求争取和优化政策,开展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大样本、实战化压力测试,增强“ 一线” 放开与“ 二线” 管住的联动性、“ 二线” 监管的精准性便利性、监管方式的适配性,确保封关运作平稳有序、万无一失、首战必胜。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聚焦实现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积极开展《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CPTPP) 、 《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DEPA)规则先行先试,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探索推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大力推进制度型开放。做实做优各类开放平台,加快建设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 两个基
第 1 页 共 4 页
地”、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 两个枢纽”、国际经贸合作网络和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网络“ 两个网络”,做好外资、外贸、外国人文章,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联动,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努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样,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港,必须有现代化产业体系作支撑。海南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但拥有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地理纬度、绿色低碳“ 三度一色” 资源禀赋优势和自由贸易港开放政策优势,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海南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这四大主导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支撑,增加值占 GDP 比重超 66%,较 2018 年提高近 14 个百分点。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2024 年南繁种业产值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