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X单位关于XX镇跨省务工交通补助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部署,精准支持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本报告旨在对XX省XX市XX镇在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政策执行层面的具体实践、取得成效及优化路径进行系统性研究与分析。报告基于对XX镇当前工作的观察以及对相关政策数据的综合研判,力求为该项惠民政策的深化与完善提供决策参考。
一、政策背景与核心要义
跨省务工交通补助,是面向脱贫人口实施的一项专项扶持政策,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补贴务工人员首次外出或返乡的交通成本,切实减轻其经济负担,激发其外出就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促进其实现稳定就业与持续增收。该政策是就业帮扶与财政支持相结合的有效工具,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指导文件,该项补助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补助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存在一定差异,通常设定有年度申领次数限制和金额上限。补助金额普遍介于300元至1500元人民币之间。具体到XX镇所在的XX省及周边区域,相关实践显示,一次性补助标准多为500元/人/年或800元/人/年。结合XX镇的实际情况,目前执行的补助标准为对符合条件的跨省务工脱贫劳动力给予一次性500元/人的交通补助,申领基本条件为在省外实现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
二、XX镇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XX镇X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立足于政策的精准落地与高效运行,探索并形成了一套以“精准识别、广泛宣传、严格审核”为核心的工作方法,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受益群体。
(一)精准识别与动态管理夯实政策执行基础
政策执行的首要环节在于精准锁定补助对象。为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XX镇采取了数据比对与实地核查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首先,依托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对全镇范围内的脱贫户数据进行筛查,精准提取已录入系统的省外务工人员基础信息,形成初步名单。其次,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及驻村工作队,通过“上门走访+电话沟通”的方式,对初步名单内的人员信息进行逐一核实。核实内容不仅包括务工地点、企业名称等基本信息,更深入到务工时长、月度收入、就业稳定性等关键指标,全面掌握务工人员的动态变化。
在此基础上,XX镇建立起《XX镇脱贫人口省外务工动态管理台账》,对人员信息进行实时更新与闭环管理。该台账为后续的补助申报、审核与发放工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撑。截至2025年8月,通过此轮精细化摸排,XX镇共识别出符合跨省务工条件的脱贫人口476人,为政策的全面覆盖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