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X在XX公司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次宝贵的机会,与大家一同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并结合个人的一些思考,做一次交流发言。这部文选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指导新时代经济工作的纲领性文献。通过近期的学习,我对新时代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是对几个核心辩证关系有了新的感悟。下面,我从个人学习角度,围绕“三个关系”,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和反思,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个感悟深刻把握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筑牢企业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通篇贯穿着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思想方法,强调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身处能源行业的个体而言,这种感受尤为真切。能源是经济社会的“血脉”,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发展的任务异常繁重,安全稳定的压力也前所未有。
我个人理解,发展是安全的基础,没有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而安全是发展的底线和前提,没有安全,发展成果可能会毁于一旦。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而是一道需要高超智慧和战略定力来解答的综合题。
从XX省的宏观层面看,当前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6.2%,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作为XX区域崛起的战略支点,XX省的经济总量已占到整个XX区域的20.9%。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对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的巨大考验。这就要求,在谋划企业发展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的“红线”和“底线”思维贯穿始终,不能有丝毫麻痹和侥幸。保障电力稳定供应,不仅是经济责任,更是重大的ZZ责任和社会责任。
反思到自身工作,过去可能更多地从发电量、利润指标等“发展”维度思考问题。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比如,如何应对极端天气对电力设施的挑战?如何保障供应链在特殊情况下的韧性?如何防范网络安全对智能化电厂的攻击?这些都是必须超前思考、周密部署的“安全”课题。只有将安全管理的颗粒度做得更细,将应急预案做得更实,才能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确保发展的列车在安全的轨道上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