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XX单位网络安全专题培训会议上的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2025年8月11日。非常荣幸能有机会站在这里,与各位共同探讨一个关乎我们事业发展、关乎行业安全、乃至关乎国家战略的重大课题——网络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句话对于我们所处的民航业而言,分量尤重。民航业作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形象。
当前,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智慧民航”建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推进,这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我们的业务系统、运行网络和海量数据前所未有地暴露在复杂的网络空间之中,面临着日益严峻和多变的网络安全威胁。因此,本次培训的目的,并非是进行一次常规性的知识普及,而是希望通过对当前形势的深刻洞察、法律法规的精准解读、潜在风险的系统剖析以及防御策略的深入探讨,切实提升每一位员工,尤其是关键岗位人员的网络安全“实战能力”。本次交流将力求理论结合实际,聚焦我们机场运营中的具体场景,避免空泛的理论说教。
接下来,我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今天的讲解:第一,新时代网络安全:民航业面临的严峻挑战;第二,法规先行标准引领:构筑民航网络安全合规防线;第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剖析机场关键信息系统风险点;第四,固本强基防患未然:构建纵深协同防御体系。
一、新时代网络安全:民航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攻击的形态、规模和复杂性都在持续升级。对于航空业这样一个高度依赖信息系统协同运作的复杂巨系统而言,任何一个环节的网络安全短板,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攻击手段的演进与复合化趋势
传统的单一攻击方式正逐渐被多手段、多层次的复合式攻击所取代。当前,全球航空业面临的主要网络威胁呈现出以下几种典型形态:
1.勒索软件攻击:这已成为威胁关键基础设施运营的头号公敌。攻击者通过加密关键业务数据或锁定核心业务系统,向受害者勒索巨额赎金。其破坏性不仅在于经济损失,更在于可能导致业务长时间中断。全球范围内,已有多家知名飞机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和航空技术服务商遭受过此类攻击,导致生产停滞和供应链中断。例如,某知名飞机零部件制造商就曾因勒索软件攻击,导致其运营和生产系统陷入瘫痪,严重影响了对全球航空公司的零部件供应。
2.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通过海量垃圾流量冲击目标网络或服务器,旨在耗尽其资源,使其无法提供正常服务。机场的官方网站、航班信息发布系统、在线票务系统等面向公众的服务平台是DDoS攻击的常见目标。一旦这些系统瘫痪,不仅会造成旅客的困扰和恐慌,还会严重损害机场的公众形象。
3.数据泄露:航空业掌握着海量的旅客个人信息(PNR)、员工数据、航班运行数据等高价值敏感信息,这使其成为数据窃取者的“金矿”。攻击者通过钓鱼邮件、系统漏洞、内部人员疏忽等多种方式窃取数据。近年来,全球多家大型航空公司和航空信息技术服务商都发生过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涉及数千万甚至上亿旅客的个人信息,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和监管处罚。例如,某全球知名的航空信息技术服务商SITA在2021年遭受的网络攻击,就波及了全球多家航空公司的大量旅客数据。
4.供应链攻击:这是一种更为隐蔽和危险的攻击方式。攻击者不再直接攻击目标,而是选择从其防御相对薄弱的软件供应商、硬件提供商或服务外包商入手,通过污染软件更新、植入恶意代码等方式,将目标机构作为最终的攻击跳板。机场运营高度依赖第三方提供的软硬件系统,从值机系统到安检设备,再到后台管理软件,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殃及池鱼”。
(二)全球航空业典型安全事件警示
尽管我国民航系统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整体安全态势平稳可控,公开披露的重大网络安全事件较少,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放眼全球,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供了宝贵的“他山之石”。
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发生在2024年12月26日,XX邻国某大型航空公司(JAL)遭受了一次大规模网络攻击。此次攻击直接导致该公司的航班运营系统出现严重故障,多个国内和国际航班被迫取消或长时间延误,大量旅客行程受到影响,滞留机场。事件发生后,该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切换到手动操作模式,并与网络安全专家及政府机构合作进行调查和系统恢复。初步调查显示,攻击可能源于复杂的恶意软件渗透。此次事件的直接影响是运营中断和经济损失,而更深层次的影响则在于对旅客信心的打击和对品牌声誉的损害。该公司在后续的反思中提出,未来必须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升级网络安全技术,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来增强威胁预警能力,并加强与国家级网络安全机构的合作与信息共享。
另一个案例是2024年发生在美国XX国某重要枢纽机场的勒索软件攻击事件。此次攻击虽然据称未直接影响航班起降等核心航空安全系统,但却对机场的支付系统和部分后台管理系统造成了干扰,再次凸显了机场复杂信息系统网络中,即便是非核心系统的瘫痪也可能对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造成冲击。
这些真实的案例清晰地告诉我们,网络攻击对航空业的威胁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随时可能发生的现实风险。其后果不仅是数据丢失,更是实实在在的航班延误、运营中断和社会影响。
(三)威胁来源的多样性与隐蔽性
网络空间的威胁行为体构成复杂,其动机和能力各不相同。主要包括:
国家背景的攻击组织(APT):这类组织通常拥有最顶尖的技术、充足的资源和明确的战略意图,以窃取关键技术、行业数据、进行网络破坏或战略威慑为目标。民航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其重点关注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