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XX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深刻分析当前我镇面临的严峻形势,全面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刚才,XX同志通报了我镇今年以来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形势,情况不容乐观;XX同志对《XX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部署,内容具体,措施有力,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XX同志代表XX公安分局提出的工作提示,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挑战,深刻把握反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
近年来,在镇X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公安机关的有力打击下,在各部门、各社区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反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宣传防范的覆盖面不断扩大,预警劝阻的精准度有所提升,群众的防范意识逐步增强。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依然猖獗,整体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诈斗争正处在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
从通报的数据来看,我镇的发案数、案损金额依然高位运行,特别是今年以来,涉案金额超过百万元的案件仍有发生,给受害群众和家庭带来了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与精神创伤。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钱袋子”被掏空,是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的深切期盼。从犯罪手段来看,诈骗手法迭代升级极快,迷惑性、欺骗性越来越强。犯罪分子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精准筛选目标人群,量身定制诈骗剧本,从传统的“广撒网”式诈骗,演变为针对企业财务人员、高校师生、独居老人等特定群体的“精准滴灌”式诈骗。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等依然是主要的诈骗类型,且与社会热点、政策动态结合紧密,令人防不胜防。
从治理难点来看,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一是责任压力传导还不够到位。部分单位和个人对反诈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存在“时紧时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二是宣传防范的精准度还有待提升。虽然宣传活动搞了不少,但“大水漫灌”多,“精准滴灌”少,宣传内容未能完全触及易受骗群体的痛点,导致宣传效果打了折扣,“我知道、我了解,但我不会被骗”的麻痹思想在部分群众中依然存在。三是源头治理和技术反制的能力仍需加强。面对跨国境、全链条的职业犯罪集团,单纯依靠事后打击已远远不够,如何在预警发现、信息拦截、资金阻断等环节跑赢犯罪分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同志们,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问题,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治安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动摇群众信任、破坏营商环境的重大ZZ问题。抓好反诈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我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全镇上下必须从ZZ高度、全局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姿态,采取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新一轮的凌厉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