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XX镇卫生院传达市卫健委会议精神暨部署重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院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及时、全面、深入地传达学习7月29日市卫健委重点工作推进会的精神实质与核心要求;二是以此为契机,结合我院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对下一阶段的关键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思想统一会,也是一次任务部署会,更是一次责任压实会。希望全体与会人员,包括院领导班子、全体职工以及21个村卫生所的负责同志,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领会,抓好贯彻。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刻领会形势,准确把握市级会议核心要义,切实增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前不久召开的市卫健委重点工作推进会,是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进入转型升级、攻坚克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精准研判了当前我们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系统部署了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三项核心工作。其精神要义,可以概括为“三大警钟”与“三道防线”。
(一)敲响公共卫生安全警钟,筑牢传染病“立体防控”防线。
市卫健委会议指出,当前我市的公共卫生安全形势呈现出“传统与新型并存,输入与本土交织”的复杂局面。一方面,以黑热病为代表的地方性、再发性传染病防治工作不容丝毫松懈。根据市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我市作为黑热病的历史疫区,自2021年出现散发病例以来,防控压力持续存在。进入2024年,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报告的黑热病病例数虽仍在低位运行,但已呈现出从个别乡镇向周边区域扩散的潜在风险。这警示我们,对于这类“沉寂”后又“复燃”的疾病,必须保持常态化的高度警惕,其防治工作绝非一时之功,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
另一方面,以麻疹为代表的呼吸道传染病输入性风险正显著增高。据国家疾控中心通报,2024年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麻疹疫情呈高发态势,病例数相比前几年增长了数倍。我国虽总体平稳,但境外输入压力巨大,国内部分口岸城市已报告多起输入性病例及引发的本土传播。今年上半年,我市也监测到2例麻疹确诊病例,均为外地输入,虽未造成大范围扩散,但足以说明“外防输入”的城墙并非固若金汤。市里要求,必须树立“平战结合”的理念,建立健全更为灵敏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体系,将防控关口前移,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二)敲响医保基金安全警钟,筑牢规范诊疗“制度笼子”防线。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其使用的安全、规范、高效,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与社会稳定。市卫健委会议深刻剖析了当前定点医疗机构在医保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强调必须从讲ZZ、顾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工作。
会议明确指出,过去的医保管理,重事后审核、轻事中监督,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当前,全市正在全面推行定点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核心是从对“机构”的管理,延伸到对“医务人员个体”的管理,建立个人信用和执业行为与医保支付资格直接挂钩的机制。这是一种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旨在通过精细化、前置化的监管,倒逼医疗服务行为回归“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的本源。市里要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无条件、不折不扣地执行新规,立即组织全员培训,确保每一位开具处方、提供服务的医务人员都熟知政策红线,都明白违规成本,真正实现从“不敢违规”到“不想违规”的转变。
(三)敲响医德医风滑坡警钟,筑牢行业清风“思想根基”防线。
医疗卫生事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更是承载着道德与信任的良心事业。市卫健委在会上通报了几起群众反映强烈的医德医风典型案例,问题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生硬冷漠、诊疗过程沟通不足、过度医疗、不合理收费等方面。这些问题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其负面影响巨大,严重损害了整个卫生健康系统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