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镇道路交通安全百日专项行动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道路交通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更关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大局。任何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懈情绪,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最严格的要求,迅速扭转被动局面,坚决遏制事故多发频发势头。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道路交通安全百日专项行动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镇面临的道路交通安全严峻形势,全面部署接下来一百天的专项整治工作。这次会议既是一次警示会、动员会,更是一次责任落实会。刚才,会议已经传达了上级关于“8·3”较大交通事故调研督导会议的精神,并通报了今年以来我镇的道路交通安全情况。情况不容乐观,问题触目惊心,教训极其深刻。下面,结合我镇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以“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扛起安全之责
今年以来,我镇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各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短板和风险日益凸显。根据刚才通报的数据,截至7月底,全镇共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48起,造成5人死亡、52人受伤,同比分别上升了15.7%和18.2%。这一组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一声声沉痛的叹息。特别是“8·3”较大交通事故,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为我们重重地敲响了警钟。
痛定思痛,我们必须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当前我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面临的挑战,是多重因素交织叠加的结果。
一是客观风险因素急剧增多。随着我镇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镇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持续增加,机动车保有量,特别是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全镇登记在册的机动车已突破3万辆,电动自行车更是超过5万辆。人、车、路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我镇路网结构复杂,既有贯穿全境的*大道这样的产业运输主干道,车流量大、重型货车多;也有深入村居的“毛细血管”式农村公路,路况复杂、安全设施不全;还有新旧城区交织的混合型路段,人车混行现象普遍。这些都对交通管理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是主观安全意识普遍淡薄。部分群众的交通安全观念还停留在过去,法治意识、规则意识、生命意识淡薄。无证驾驶、酒后驾车、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农用三轮车、拖拉机违法载人,视生命如儿戏的现象在农村地区依然存在;骑乘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逆行、闯红灯等交通陋习积弊甚深,成为引发事故的重要诱因。一些驾驶员心存侥幸,认为“交警不在就能随便开”“出事是小概率事件”,这种对生命的漠视,是道路安全的最大隐患。
三是管理体系存在薄弱环节。在日常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漏洞。比如,部分路段的隐患排查治理不够及时、不够彻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依然存在。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有待加强,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的常态化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还不够新颖、不够深入,没有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距离“铺天盖地”和“家喻户晓”还有差距。这些管理上的不足,使得整治效果打了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