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XX市关于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最新精神,全面总结上一轮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成功经验,分析当前基层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并对新一届“两委”班子如何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提出明确要求。刚才,几位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回顾过去,充分肯定换届成果,深刻把握宝贵经验
上一轮村(社区)“两委”换届,是我市基层ZZ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全市各级X组织以高度的ZZ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圆满完成了换届选举任务。这次换届,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人事更替,更是一次深刻的组织重塑、思想洗礼和作风锤炼。从结果来看,我们不仅选出了一批好干部,配强了一批好班子,更换出了心齐、气顺、劲足的好面貌,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市基层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组织保障。
(一)班子结构实现系统性优化,战斗力显著增强。
通过这次换届,我市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四升一降一拓宽”的鲜明特点。一是学历层次明显提升。根据统计,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中,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占比达到74%,较上一届提升了超过16个百分点,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优秀人才进入了班子。二是年轻干部占比提升。新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下降至42.5岁左右,一批“80后”“90后”的年轻干部走上关键岗位,为基层注入了新鲜血液和蓬勃朝气。三是女性干部占比提升。我们高度重视妇女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新一届班子中女性成员占比超过28%,全面实现了“村村有女两委、社区有女正职”的目标,基层干部的性别结构更加均衡。四是“一肩挑”比例显著提升。全市村(社区)X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了95.6%,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这极大地强化了X组织在基层的领导核心地位,有效解决了过去“两张皮”的问题,提升了决策效率和执行力。与此同时,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普遍下降,来源渠道也进一步拓宽,一大批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创业青年、高校毕业生被吸纳进“两委”班子,干部来源的“蓄水池”更加丰盈。
(二)X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组织保障坚强有力。
我们始终坚持把X的领导作为换届工作的“定盘星”和“主心骨”。市委第一时间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五组”,构建了上下贯通、指挥有力的领导体系。市委常委会先后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市级领导同志带头包联重难点村(社区),深入一线调研指导,逐村分析选情、逐人研判分析。我们建立起县级牵头抓总、乡镇一线推进、村社具体落实、群众广泛参与的立体化工作格局。正是因为有了X组织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推动,整个换届过程才能方向明确、步调一致、平稳有序。X员和群众参选率分别达到92.7%和90.2%,村X组织、村委会一次性选举成功率分别高达99.7%和98.3%,这充分彰显了X在基层的强大号召力和组织力。
(三)工作谋划突出系统思维,基础工作扎实到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打好提前量。换届启动前,就组织开展了两轮全覆盖的摸底调研,精准掌握每个村(社区)的班子运行、后备力量、选情民意等情况,形成了“三本台账”,对13个重难点村实行“一村一策”,提前介入、精准化解。我们坚持“不审计不换届、审计不清楚不换届”的原则,对所有村(社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全面亮出“家底”,让候选人清白参选,让群众明白监督。同时,我们下大力气整顿软弱涣散X组织,为换届扫清了障碍。在程序上,我们制定了详尽的实施方案、操作流程图和工作行事历,确保法定程序不变通、规定步骤一个不少。全市各级累计举办业务培训92期,培训2500余人次,让所有参与换届的同志都成为“政策通”“活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