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XX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最新部署,总结我区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优化营商环境是事关区域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是提升城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全区上下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全力以赴推动我区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
近年来,我们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全区各部门、各街镇(园区)协同发力,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改革举措,取得了一系列值得肯定的成绩。我们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商事制度改革上持续发力,率先探索并成功实践的“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这一创新经验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复制推广。我们直面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挑战,在全国率先成立互联网审判庭,通过发布白皮书和典型案例,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宝贵的“XX方案”。我们着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成立保护联盟与调解委员会,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拼政策、拼资源,转向了拼环境、拼服务、拼生态的综合实力较量。企业用“脚”投票,哪里环境好、服务优、预期稳,资金、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就会流向哪里。从市级层面看,今年2月,全市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布了《X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即8.0版行动方案,提出了“十大攻坚突破任务”,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我们必须主动对标,紧跟步伐,不能有丝毫松懈。从企业感受看,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与企业的期望相比,与国际一流标准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一些政策的知晓度和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涉企检查的规范性和精准性问题,企业诉求响应的及时性和解决的彻底性问题,都是我们必须着力破解的难题。
因此,全区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进位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将其作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策,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抓好这项工作。
二、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全力开创营商环境新局面
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我们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导向,聚焦企业感受度和满意度这个核心,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具体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对标最高标准,在深化改革攻坚上实现新突破。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必须以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估标准为镜,全面对标我市8.0版行动方案,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要将对标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力争将我区建设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效、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城区之一。
一是要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上再优化。要持续深化“一业一证”、“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等改革,探索开展告知承诺制的“叠加式”改革,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准入成本。同时,要高度重视办理破产的便利度,完善庭外重组与庭内重整的有效衔接机制,畅通市场主体的退出渠道,促进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