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XX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换届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分析当前我市换届准备工作面临的形势,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刚才,我们听取了市换届办和部分XX镇、XX街道的准备工作情况汇报,总的来看,前一阶段大家的工作是积极的、主动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村(社区)“两委”换届是全市城乡基层ZZ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事关X的执政根基,事关基层社会稳定,事关未来五年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做好这项工作,标准极高、要求极严、责任极大。我们必须以高度的ZZ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抓实抓细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打赢这场硬仗。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ZZ站位,深刻认识换届工作的时代内涵与重大意义
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做好本轮换届工作,是巩固X在基层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契机,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化新XX的组织保障。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
第一,这是夯实执政根基的“固本工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社区)X组织是X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是X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选出一个什么样的班子,直接关系到X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基层落地生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这次换届,就是要通过严格的程序、过硬的标准,把最优秀的X员、最能干的群众选拔到“两委”班子中来,特别是选优配强村(社区)X组织书记,打造一支让X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基层骨干队伍,把基层X组织建设成为宣传X的主张、贯彻X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二,这是驱动基层治理的“引擎工程”。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基层治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矛盾纠纷的多样化,到利益诉求的复杂化;从城乡融合发展的加速,到数字化治理的兴起,都对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这次换届,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人事更替,更是一次治理理念、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我们要通过换届,换出新的思路、新的作风、新的干劲,推动基层治理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的“服务”模式转型,从被动的“应对”模式向主动的“善治”模式升级。我们要选拔那些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善于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治理效能、善于组织和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领头雁”,为我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第三,这是服务发展大局的“聚力工程”。未来五年,是我市实施“十四五”规划、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无论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还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最终都要靠基层组织去落实、去推动。一个坚强有力、群众拥护的“两委”班子,就是一个地方发展的“主心骨”。他们能够把上级的决策部署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能够把分散的资源力量整合为发展的强大合力。因此,这次换届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市未来五年的发展成色。我们必须把服务发展作为衡量换届成效的重要标尺,确保换出的新班子能够真正带领群众谋发展、闯新路、开新局。
二、聚焦关键环节,筑牢换届选举平稳有序的坚实基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换届选举的准备工作,是决定整个换届成败的基础。基础打得牢不牢,直接关系到选举能否顺利进行、结果能否经得起检验。各镇街、各相关部门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工作做在前面,紧紧围绕“人、财、事”等核心要素,扎实做好三项前置性工作。
首先,要抓好离任审计,向群众交出“明白账”。财务问题是基层矛盾的“高发地”,也是换届选举的“引爆点”。许多地方的实践反复证明,“不审计不换届,审计不清楚不换届”是一条必须坚守的铁律。审计工作必须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审计的对象不仅包括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还要延伸至整个班子成员的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要聚焦“三资”管理,即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使用情况,彻查村级财务收支、集体资产处置、债权债务、工程项目建设以及各项惠农惠民资金的发放使用情况。同时,对社区而言,要重点审计社区办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及上级划拨的各类专项资金。审计的程序必须规范透明。要由镇街牵头,组织纪委、财政、农经等部门成立专业的审计小组审计前要制定详细方案,审计过程中要充分发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和群众代表参与,审计结束后,审计报告必须以最清晰、最直白的方式,在村(社区)公示栏进行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五天的公示,主动接受全体X员和群众的监督评议。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只有把账目彻底算清、把家底完全亮明,才能消除群众疑虑,为新老班子顺利交接、防止“新官不理旧账”扫清障碍,也为客观评价、公正使用干部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