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街道X工委主任关于2025年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四个聚焦)
根据*区委关于做好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八轮巡察整改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本人作为*街道X工委主任,紧扣*区委第八轮第一巡察组反馈的意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本着对X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等多种方式,深入查摆自身在思想、ZZ、作风、能力、廉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恳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对照查摆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人严格对照“四个聚焦”的要求,即聚焦X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落实情况、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聚焦基层X组织和X员队伍建设情况、聚焦巡察整改和结果运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自我审视和检讨。
(一)在贯彻决策部署上,存在“传达多、转化少”的现象,ZZ站位尚需拔高
作为街道X工委“班长”,本人始终坚持将学习贯彻X中央及上级X委的决策部署作为首要ZZ任务。然而,在巡察反馈意见的镜鉴下,深刻反思自身工作,发现仍存在一些学用脱节、执行不够精准的问题。一是理论学习的“穿透力”不足。虽然能够坚持参加X工委中心组学习和个人自学,但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转化为推动街道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务实举措上,还存在差距。有时满足于“读过了、学过了”,但在如何结合*街道老旧小区多、产业结构单一、流动人口管理复杂等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城市更新、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方面,思考不深、谋划不细、招法不多。例如,在推动辖区经济转型升级工作中,对于如何盘活存量楼宇资源、培育新兴业态等,虽然在会议上多次强调,但未能形成一套系统性、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并一抓到底,导致政策红利未能完全转化为发展实效。二是政策执行的“精准度”不高。在执行上级政策时,有时存在机械化、简单化倾向,对政策背后的深层逻辑和战略意图领会不够透彻,导致在具体落实中出现“上下一般粗”的情况。比如,在推进一项环保整治专项行动中,初期仅满足于下发通知、分解任务,对于不同社区、不同企业存在的差异化问题未能进行充分调研和分类指导,导致部分工作“一刀切”,既影响了整治效果,也给一些合规小微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经营压力。这反映出本人在运用ZZ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上,能力仍有欠缺,未能完全做到从ZZ和全局高度把握和推进工作。三是风险防范的“前瞻性”不强。对于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生产、金融稳定等方面的潜在风险,虽然有常规性的部署和检查,但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的意识还不够强。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时存在“等等看”的心理,未能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例如,对于网络舆情中反映的个别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初期仅作为一般性民生投诉处理,未能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X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去深刻认识其潜在的风险,直到问题发酵升级后才投入大量精力去化解,处置略显被动。
(二)在整治歪风邪气上,存在“见事迟、反应慢”的短板,宗旨意识尚需强化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X的根本宗旨。反思巡察反馈指出的问题,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还存在不严不实之处。一是深入基层的“脚印”不够深。随着职务的变动和事务性工作的增多,下社区、访民情的时间和精力被客观压缩,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多了,深入居民楼栋、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少了。这种工作方式的转变,导致对群众的真实想法、现实困难掌握得不够鲜活、不够全面。有时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虽然也安排了相关部门处理,但缺乏“一竿子插到底”的跟踪问效,导致一些问题解决不及时、不彻底。例如,巡察反馈中提到部分老旧小区改造后出现的后续管理问题,我在之前的调研中虽有耳闻,但未能及时将其纳入X工委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解决方案,反映出“坐在机关”与“走入基层”的温差。二是化解矛盾的“力度”不够大。对于群众信访和矛盾纠纷,虽然建立了信访联席会议制度,但有时存在“怕麻烦”的思想,对于一些历史遗留的、涉及多方利益的“硬骨头”,攻坚克难的决心和韧劲不足。在处理信访积案时,有时过于依赖条条框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的能力有待提升,导致少数问题久拖不决,消耗了政府公信力,伤害了群众感情。比如,关于*小区产权证办理的历史遗留问题,尽管多次协调,但因缺乏更有力的创新办法和“钉钉子”精神,进展缓慢,群众依然有怨言。这种对群众诉求处理的拖延和不力,实质上就是一种不作为、慢作为的失职表现。三是纠治不正之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