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我们收听收看了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深受启发、备受鼓舞。省里的会议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我们随即召开全市推进会,目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对下一阶段的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在坚定信心中巩固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生活垃圾分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关键小事”,更是关系民生福祉、关系城市文明、关系生态建设的“国之大者”。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垃圾分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市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推动我市垃圾分类工作从试点探索迈向了常态化、制度化推进的新阶段,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一是工作体系基本形成,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回顾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垃圾分类工作的“四梁八柱”已初步建立。我们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各区、市直各单位的年度绩效考评体系,形成了“市级统筹、属地负责、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截至去年底,全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度均达到90%以上,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到95.67%,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为全面铺开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深知,没有坚实的硬件基础,垃圾分类就容易流于形式。去年以来,我们坚持系统规划,多方筹措资金,全力补齐短板。日处理能力达1000吨的垃圾筛分设施项目已于今年1月成功启动试运行,有效缓解了末端处置压力。备受关注的市中心城区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也于同期投入运行,日处理能力达到300吨,一举解决了中心城区无餐厨垃圾专业处理设施的历史难题。此外,各县(市)的终端处理设施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县、*县等地的项目正按计划建设,*县日处理5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已建成投运。这些设施的建成投用,为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供了强大支撑。
三是宣传引导深入人心,文明风尚日益浓厚。我们坚持把宣传引导作为贯穿始终的生命线,创新方式方法,营造浓厚氛围。全市成立了118个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医院、进商场的“五进”活动。我们成功举办了“X”短视频创作大赛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让“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广大市民群众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从“被动分”转向了“主动分”,垃圾分类正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城市文明的亮丽名片。
四是城乡统筹一体推进,探索出宝贵经验。在推进城市垃圾分类的同时,我们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特别是我们立足农业大市的实际,在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了良好成效。2024年,全市秸秆利用率达到95.1%,我们探索出的农村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实现了“零”填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结果,值得我们充分肯定。
二、正视问题,认清形势,在深刻反思中找准攻坚克难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