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县长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对接会上的讲话
各位同仁,各位企业家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这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对接会,意义重大而深远。金融与实体经济,就像鱼和水的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当前,我们县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发展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撑,金融也需要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这次会议,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政府、银行、企业坐在一起,共商合作大计,共解发展难题,共同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强化协同联动,凝聚服务实体经济强大合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服务实体经济的强大合力,才能让金融的“活水”更精准地浇灌实体经济的“沃土”。
(一)政府搭台,当好“服务员”
政府作为桥梁和纽带,要主动作为,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搭建好合作的平台,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定期沟通机制,每月召开一次碰头会,每季度举办一次专题座谈会,及时了解企业融资需求、银行放贷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去年,我们通过这种机制,收集到企业融资需求信息80余条,帮助30多家企业与银行建立了初步联系。二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激励力度,对在我县发放企业贷款余额增长较快的银行,给予一定的财政奖励。同时,对获得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按贷款额度的一定比例给予贴息补助。今年上半年,已为2家银行发放奖励资金150万元,为10家小微企业发放贴息补助80万元。三是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简化企业贷款相关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将企业贷款涉及的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的审批时间压缩30%以上。设立企业融资服务热线,及时解答企业融资疑问,受理企业投诉举报。四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定期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金融机构和社会公开。对守信企业,在贷款额度、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对失信企业,依法依规进行联合惩戒。目前,已完成对全县500多家企业的信用评价工作。
(二)银行赋能,做好“供血者”
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要牢记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为实体经济“输血供氧”。一是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围绕我县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中小微企业,制定信贷投放计划,确保全年新增企业贷款不低于10亿元。其中,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要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特点,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比如,为科技型企业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为农业企业推出“订单贷”“农房抵押贷款”等。同时,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三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让利于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落实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减息政策。今年以来,我县银行机构已累计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300多万元。四是加强与企业的对接合作。主动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为企业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建立银企对接长效机制,定期组织银企对接活动,提高对接成功率。上半年,各银行机构已开展企业调研200余次,组织银企对接活动5场,达成合作意向金额5亿元。
(三)企业聚力,做好“生力军”
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要加强自身建设,规范经营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争取金融支持,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熟悉金融知识的专业人才。二是增强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我县的XX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产品供不应求,获得了银行的大力支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三是树立诚信意识。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秩序,依法依规经营,按时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主动向银行提供真实、准确的经营和财务信息,积极配合银行的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四是积极对接金融机构。主动了解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及时向金融机构提出融资申请。加强与银行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
(四)多方联动,做好“协调员”
除了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其他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也要积极发挥作用,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相关县直部门要各司其职。发改、工信、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及时向金融机构和企业发布产业政策、项目信息等,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服务,维护市场秩序。二是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各行业协会要加强与会员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需求,及时向政府和金融机构反映。组织开展行业培训、交流等活动,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融资能力。三是中介机构要提供优质服务。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要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财务审计等服务,帮助企业规范经营管理,提高融资成功率。四是新闻媒体要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措施、成功案例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
二、创新金融产品,精准对接企业融资迫切需求
企业的融资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机构要紧跟企业发展步伐,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精准对接企业的融资需求,让金融服务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一)产品创新要“量体裁衣”
金融产品创新不能脱离企业实际需求,要根据不同企业的规模、行业特点、经营状况等,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度。一是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特点,推出“小额速贷”“循环贷”等产品,简化贷款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满足企业临时资金周转需求。我县XX银行推出的“小微速贷”产品,贷款审批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已为50多家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二是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的特点,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融资方式。建立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完善质押登记流程,降低企业融资门槛。目前,我县已有3家科技型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贷款2000万元。三是针对农业企业季节性强、抵押物不足的特点,开发“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产品仓单质押贷”等产品。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合作,规范农地经营权流转和抵押登记工作。上半年,各银行机构已发放农业贷款1.5亿元。四是针对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大、周期长的特点,推出银团贷款、项目融资等产品。加强与发改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