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县融媒体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这个全体干部职工会议,既是总结上半年工作成效的"复盘会",也是锚定下半年重点任务的"动员会",更是推动融媒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誓师会"。刚才,听了*通报的1-7月工作数据,看了新媒体中心、新闻采编部等四个部门作的交流发言,我很受触动——既有看到"乡村振兴直播间"单场观看量突破12万的欣喜,也有注意到部分记者下基层天数未达要求的揪心;既有对"民生直通车"栏目解决37件群众诉求的欣慰,也有对短视频制作团队原创能力仍需提升的思考。借此机会,我想结合近期调研和工作实际,和大家聊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把准定盘星,在思想淬炼中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X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来说,我们是县委县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哨所。上半年,我们开展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进基层专题宣讲12场,制作微视频8期,其中《老支书的账本》被学习强国省级平台转载,播放量超50万次。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大家对举旗帜这一根本任务的坚守。但也要清醒看到,个别同志存在重流量轻导向的倾向——比如7月20日某短视频账号为博眼球,在报道我县非遗竹编时,刻意放大传统手艺后继无人的悲观情绪,虽经及时处置,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这里我强调三点:一要做ZZ上的明白人。每周五的融媒讲堂必须雷打不动,重点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委最新会议精神,特别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案头卷。二要做政策解读的翻译官。本月起要推出政策面对面专栏,针对群众关心的医保改革、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组织记者跟着部门跑、蹲在一线问,把文件语言转化为方言土话。三要做舆情应对的前哨员。完善县乡村三级舆情监测网络,特别要关注抖音、快手等平台的本土话题,8月底前完成融媒云舆情系统的升级,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