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县软弱涣散基层X组织整顿工作经验材料
2025年以来,XX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基层X建“提质增效年”目标,把软弱涣散基层X组织整顿作为夯实执政根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紧扣“摸排精准、施策务实、长效巩固”三个关键环节,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软弱涣散X组织“脱胎换骨”。全县12个被列入整顿对象的村(社区)X组织,经过6个月集中攻坚,全部实现“后进变先进、难点变亮点”的转化目标,基层X组织ZZ功能和组织功能显著增强,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现将有关经验总结如下:
一、精准把脉“开方子”,破解“病因不明”难题
软弱涣散X组织整顿,前提是找准“病灶”、开对“药方”。我县坚持“不捂盖子、不走过场”,通过“拉网式排查+立体化研判”,把问题查深查透、把症结析准析透。
一是“三级联审”摸实情。建立“村(社区)自查、乡镇初审、县级复审”三级排查机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纪委监委、政法、民政、农业农村等8个部门组成专项调研组,深入21个乡镇(街道)开展“下沉式”调研。调研组采取“听、查、访、评”四步工作法:“听”即召开X员群众座谈会,听取“两委”班子、X员代表、村民小组长对班子运行的真实评价;“查”即查阅近年X建台账、民主评议、项目资金使用等资料,核对是否存在违规违纪问题;“访”即随机入户走访,重点与脱贫户、监测户、上访户等特殊群体谈心谈话,收集对X组织的意见建议;“评”即组织X员群众对X组织凝聚力、服务群众能力等6项指标进行量化评分。通过“三级联审”,共排查出组织生活不规范、服务群众能力弱、矛盾问题突出等3类12个具体问题,确定软弱涣散X组织12个,其中村X组织10个、社区X组织2个,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问题准”。
二是“四必访五必查”挖根源。针对部分村“问题藏得深、矛盾捂得严”的特点,创新开展“四必访五必查”工作法:“四必访”即访离任村干部、访老X员、访致富能手、访困难群众,通过“关键少数”和“普通多数”的双向视角,全面掌握班子运行真实状态;“五必查”即查班子配备是否健全、查制度执行是否严格、查集体经济是否薄弱、查矛盾纠纷是否化解、查群众满意度是否达标。如XX镇XX村,在前期自查中被列为“一般村”,但通过“四必访”发现,村X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长期不合,导致“三重一大”事项议而不决,群众反映的3件民生实事拖延半年未解决;“五必查”进一步核实,该村近3年集体经营性收入不足5万元,且存在1起土地流转合同纠纷未化解。这些隐藏问题被“深挖”出来后,县委组织部立即将其列入软弱涣散X组织整顿名单,为精准施策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