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县X建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X建重点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X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基层X建的最新部署要求,总结上半年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问题,动员全县各级X组织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X建工作提质增效,为加快建设“XX生态经济强县”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刚才,X通报了上半年基层X建重点任务推进情况,三个乡镇(街道)作了交流发言,既晒出了成绩、亮明了经验,也直面了问题、表明了态度,讲得都很实在、很有针对性。下面,结合近期调研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我讲三点意见。
一、聚焦“强基固本”,在深耕基层土壤中筑牢战斗堡垒
基层X组织是X的“神经末梢”,是贯彻落实X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从上半年督查情况看,全县32个软弱涣散村X组织已完成整顿28个,社区“红色物业”覆盖率达91%,两新组织X组织单独组建率较去年提升5.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背后,是各级X组织抓基层、打基础的辛苦付出。但也要清醒看到,部分村X组织仍存在“头雁能力偏弱”“产业支撑不足”问题,比如XX镇XX村X支部书记因年龄偏大、思路滞后,导致集体林地承包纠纷久拖未决;个别社区工作者存在“重台账轻服务”倾向,居民反映的“楼道灯不亮”“健身器材损坏”等问题整改周期超过15天;还有2家非公企业X组织活动形式单一,X员参会率不足60%。这些问题警示我们:抓基层X建不能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靶向用力,在补短板、强弱项中提升整体效能。
第一,要让农村基层X组织“硬起来”。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关键看支部。一要选优“领头雁”。今年是村“两委”换届后首次任期中期评估年,县委组织部将联合民政、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头雁履职大体检”,重点看是否熟悉惠农政策、是否带领群众增收、是否化解矛盾纠纷。对评估排名后10%的村书记,由乡镇(街道)X(工)委书记“一对一”约谈;对连续两年排名靠后的,坚决调整岗位。特别要注重从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中储备后备力量,每个村至少培养2名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入X积极分子,解决“后继有人”问题。二要激活“产业链”。把X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是推动村集体增收的有效路径。比如XX镇XX村依托猕猴桃种植基地成立合作社X支部,通过“X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带动120户村民年均增收1.2万元,村集体年收入突破50万元。今年要在全县推广“一村一品”X建模式,重点在茶叶、中药材、生态养殖三大主导产业中培育10个“X建强、产业兴”示范村,确保年底前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其中10%的村突破50万元。三要啃下“硬骨头”。针对排查出的12个重点难点村,由县委常委牵头包联,实行“一村一策”整顿方案。比如XX乡XX村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包联领导要带着工作组驻点1个月,重点解决土地确权、灌溉设施维修等民生问题,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任。
第二,要让社区X组织“活起来”。城市基层X建的核心是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当前,我县城镇化率达58%,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20万,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一要深化“红色议事厅”机制。XX街道XX社区推行“每周三议事日”,由社区工作者、业委会成员、居民代表共同协商解决停车难、绿化维护等问题,上半年累计解决民生事项47件,群众满意度达98%。这种做法要在全县社区推广,同时建立“议事成果公示”制度,对承诺的事项实行“销号管理”,坚决杜绝“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二要建强“全科社工”队伍。针对部分社区工作者“只懂X建不懂治理”的问题,今年要开展“能力提升百日攻坚”,通过“理论培训+情景模拟+跟岗锻炼”,重点提升矛盾调解、应急处突、群众工作等能力。每个社区至少培养3名“全科社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