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市中小学生校外就餐安全保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中小学生校外就餐安全保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前期全市“小饭桌”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分析当前中小学生校外就餐安全面临的形势与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全力保障全市中小学生校外就餐安全与健康。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常委、副市长***同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负责同志,各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各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刚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政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各自在“小饭桌”监管工作中的特色做法和实际成效,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ZZ站位,深刻认识保障中小学生校外就餐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国家长远发展。校外就餐作为中小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与否不仅影响着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更牵动着千万家庭的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连续5年将其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强力推进,累计投入资金超过8000万元,用于改善校园及校外餐饮场所的硬件设施、提升监管技术手段、开展从业人员培训等。从实际效果来看,全市校园内食品安全状况持续向好,近3年校园内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始终控制在0.03‰以下,较5年前下降了65%,家长满意度达到98.7%。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家庭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选择在校外就餐或接受托管服务,“小饭桌”等校外托管机构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目前全市经登记备案的“小饭桌”共有1268家,主要分布在中小学校周边500米范围内,其中*区、区数量最多,分别达到327家和298家,占全市总量的49.3%;从服务规模来看,平均每家“小饭桌”每日接待学生35人,最大的一家位于街道,每日接待学生超过150人,最小的仅接待8人。这些“小饭桌”在为家长提供便利、解决学生就餐问题的同时,也因经营主体复杂、监管难度大等原因,成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高发区。
从近期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情况来看,虽然总体状况可控,但仍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在对*县的突击检查中,发现有12家“小饭桌”存在证照不全的情况,占检查总数的18.5%;*区有8家“小饭桌”餐饮具消毒不彻底,检测合格率仅为78.3%;*镇部分“小饭桌”食品留样不规范,留样品种不全、数量不足、保存时间不够等问题较为突出,占该区域问题总数的32%。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极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给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甚至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各级各部门要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深刻认识保障中小学生校外就餐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一项重大ZZ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态度,从严从实抓好各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二、肯定阶段成效,客观分析当前“小饭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今年3月份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小饭桌”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我们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排查整治力度持续加大。各地各部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对辖区内所有“小饭桌”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2万人次,检查“小饭桌”1860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532处。其中,*区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3家“小饭桌”依法进行了立案查处,罚款金额共计5.8万元;*县通过“回头看”机制,对前期整改不到位的12家“小饭桌”进行了二次查处,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二是监管机制不断健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制定了《全市“小饭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了市场监管、教育、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发力”的监管格局。同时,建立了“小饭桌”登记备案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小饭桌”发放登记备案证明,目前全市备案率已达到92.3%。*区还创新推出了“红黑榜”制度,定期将规范经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