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体制内任何场合都不要采取社交低位姿态
体制内任何场合,都别让自己“矮半截”。
我有个亲身经历:
有次去医院看病,只因多喊了几次对方“专家”,结果明显感觉到对方脸上浮起一层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明明开副药就能解决的事,他非要让我把全套检查做一遍。
因为他吃准了——你不敢质疑,他说啥你都会照做。
这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刚到单位的年轻人,对领导、对老同事,甚至对办公桌都带着十二分的敬畏。
可你大概没意识到:这份过度客气,正在把你变成别人眼里的“软柿子”。
你以为:“姿态放低点,总不会错。”
事实上,低位姿态就相当于主动交出定价权,就相当于你告诉别人:你不重要、没分量。
心理学家武志红一针见血:
“在权力体系中,卑微换不来尊重,只招来践踏。”
这句话反过来更残酷:当你允许别人俯视你时,你的价值就被钉在了地板上。
1.不要无脑傻笑。
别用笑掩饰尴尬,更不要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容。你妈生你养你,可不想看到你讨好别人的样子,你不需要讨好任何人。
有读者跟我说,她和领导说话时会下意识挂着讨好性笑容。
我说你回家对着镜子看看自己讨好的笑容真不好看,对着镜子练习礼貌的微笑,记住只有礼貌没有讨好。
奴才才去讨好,才曲意逢迎,讨好的背后是软弱,满足别人的期待,从他人那里找价值,找存在感。
真正自信的人都是一脸平静,笑多了,会惯出对方的轻慢。你强势,世界才会帮你。
记住:少笑一点,你的软弱就少一半。
2.低位姿态者往往有个心魔:“我不配平等对话。”
不信,你观察他们的语言系统是不是充满了过度谦卑的客气话,客气话说多了会给人留下没分量的印象。
汇报工作时:“领导…我这个想法可能不太成熟…”
被质疑时:“您批评得对!我马上改!”
这些自降身段的话,不会换来体谅,只会让人轻视你的专业判断。
当你自己都觉得想法“不成熟”,别人更当你是空气。
你越是惧怕,越是拘谨,对方越是不把你当回事。
对谁都用您,什么都说好,就差把我好欺负写在脸上。
对有的领导“您”用多了,他会领导范上头对你更加指手画脚,对阿猫阿狗更是没有必要了,不然阿猫阿狗也觉得你好派活。
3.你怎么对待自己,别人就怎么对你。
大部分人都是看人下菜,人性天生自带势利扫描仪——三秒内判定你值几分尊重,几分敷衍。
你光鲜亮丽,自然敬你三分;看你落落魄魄,就想着痛打落水狗,朝你身上发泄点怨气。
所以在外面要给自己壮胆,也要看得起自己,不要干掉价的事,也不要做讨好的人,不要帮着别人欺负自己,也不要邀请别人欺负自己。
写在最后:
不取低位姿态,不是教你傲慢,而是拒绝在精神上跪着生存。
识别并微调自己的行为习惯和语言系统,把自己养成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的样子才是对自己真正的富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