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市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教育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盘点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任务。刚才,相关科室和单位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汇报,各位分管领导也进行了精准的点评,讲得都很到位,我完全同意。
借此机会,我围绕“回顾、回应、回答”三个关键词,与大家作一交流,共同思考和谋划XX教育的未来发展。
一、回顾过去,在精准复盘中擘画新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对上半年工作的回顾,绝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数据罗列和现象描述上,而要进行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复盘,做到“纵横比较、串珠成链、固化提升、推广扩面”,从而在鉴往知来中,更加清晰地擘画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第一,要坚持“纵横比较”,在多维坐标系中精准锚定XX教育的发展方位。“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看XX教育,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所谓“纵”,就是要建立历史的视野,与我们自己的过去比。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全市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奋斗,今年上半年,我们教育事业的各项数据指标都呈现出积极向善的良好态势。高考本科上线人数首次突破800人,上线率达到56.7%,这是历史性的跨越,是全体高三师生和教育工作者心血与汗水的结晶。我们成功创建了多所市级X建示范校和首批“清廉学校”,X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更加坚实。我们新建和改扩建了35所中小学及幼儿园,新增学位达到2.8万个,有效缓解了“入学难”问题,优质义务教育学校的覆盖率已提升至86%。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我们坚定不移抓质量、抓改革、抓队伍的结果,必须倍加珍惜。
所谓“横”,就是要树立全局的观念,把XX教育放到全省、乃至更广阔的区域格局中去比较。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周边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教育发展还存在哪些短板?我们的优质资源总量是否充足?我们的教育品牌特色是否鲜明?我们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否健全?只有通过这种“不留情面”的横向比较,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差距,看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确立追赶超越的目标,避免“坐井观天、沾沾自喜”的懈怠思想。这种比较,不是为了妄自菲薄,而是为了激发斗志,是为了在更高水平的对标中,找准我们下一步改革攻坚的主攻方向和核心着力点。
第二,要学会“串珠成链”,在系统梳理中全面展现XX教育的综合成果。上半年,我们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但绝非零敲碎打、各自为战。我们必须学会用系统的思维,将这些看似分散的“珍珠”串联成一条展示XX教育整体形象的“项链”。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我们串起了“铸魂育人”的责任链。我们建立了“第一议题”闭环落实制度,确保X的教育方针在基层落地生根。我们组织了超过11515名师生深入开展“XX”思政教育实践活动,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我们深入推进校园阅读工程,评选出一大批“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让琅琅书声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我们联合卫健部门对超过33000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并组织了超过5万人次学生参与线上心理健康学习,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在综合改革关键领域上,我们串起了“协同发力”的改革链。我们拟定了《X市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明确了12项核心任务,标志着我市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体系化、制度化的新阶段。我们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优化调整,成立工作专班,深入一线走访摸排师生605人,完成了对拟撤并学校的资产核查,为实现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服务保障民生福祉上,我们串起了“温暖人心”的服务链。我们上半年累计发放各类学生资助金490万元,惠及7675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我们完成了校园一键式报警系统的可视化升级,实施了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整治工程,新增了超过3000米的防冲撞设施,用“硬核”措施守护师生安全。这些工作,每一项都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我们教育人初心使命最生动的体现。
第三,要推动“固化提升”,在经验提炼中构建XX教育的长效发展机制。成绩的取得,既有赖于一线的创新实践,更有赖于顶层的科学设计。对于那些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点子”、“好做法”,我们不能满足于“盆景式”的个案成功,而要致力于将其固化为制度、提升为机制、转化为标准。比如,一些学校在“五育并举”方面探索出的特色课程体系,在推动优质均衡方面形成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都要及时进行总结提炼,剥离其个性化元素,萃取其可复制、可推广的共性内核,形成标准化的操作指南和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个别学校的“自选动作”转化为整个区域的“规定动作”,将“星星之火”汇聚成“燎原之势”,从根本上提升全市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