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全市无人机在消防救援中应用推进会议讲话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无人机在消防救援中应用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总结前期全市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工作的成果与经验,分析当前无人机在消防救援实战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部署下一阶段提升无人机在灭火救援、应急通信保障等方面实战化应用水平的具体工作,进一步推动无人机技术与消防救援工作深度融合,全面增强我市消防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消防救援支队的主要负责同志、各区县消防救援大队的负责人、应急通信岗位的骨干人员以及相关技术支持单位的代表等。刚才,市消防救援支队、*区消防救援大队、*县消防救援大队分别作了汇报发言,他们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本单位在无人机培训、实战应用等方面的做法、成效和下一步计划,讲的都很实在、很有针对性,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前期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前期,我市组织开展的为期40多天的全市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工作,在各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和全体参训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全员顺利通过飞行资质考试,这一成果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
从培训规模来看,此次培训是市消防救援支队首次组织开展的大规模、系统性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参训人员覆盖了全市各区县消防救援大队应急通信岗位的骨干力量,共计200余人。在培训期间,大家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天气变化大等诸多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训练中。比如,*县消防救援大队的参训人员,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主动利用休息时间预习理论知识,在实操训练中反复练习起降、悬停、航线规划等基础动作,平均每天的训练时长达到8小时以上。正是凭借这种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才确保了全员通过考试的良好成绩。
从培训内容和方式来看,此次培训坚持“革新理念、贴近实战、讲练结合、以考促训”的工作思路,采用理论教学和真机实飞相结合、模拟训练和交流研讨相辅佐的方式,为参训人员提供了系统化、实战化、专业化的操作培训。理论教学环节,邀请了无人机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教官,重点讲解了无人机的构造原理、飞行法规、应急通信协议、气象影响分析等知识,共计安排了60课时的理论课程,使参训人员对无人机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真机实飞训练中,配备了多型号的消防专用无人机,包括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等,涵盖了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训练科目从基础的起飞降落、空中悬停,到复杂的障碍物规避、夜间飞行、负重投送等,逐步提升难度,让参训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同时,组织开展了多次模拟实战演练,如模拟高层建筑火灾现场的无人机侦察、山区失联人员搜救中的无人机航拍等,让参训人员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锻炼应急处置能力。据统计,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累计开展真机实飞训练1200余架次,模拟实战演练30余次,有效提升了参训人员的实操技能和实战应对能力。
从培训成果的转化来看,此次培训有效解决了消防救援队伍长期以来存在的“有专业装备无专业飞手”的问题,实现了无人机操作员全面持证执飞,为无人机在消防救援实战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在近期发生的*镇森林火灾扑救工作中,经过培训的无人机操作员迅速操控无人机升空,实时传回火灾现场的高清图像和火势蔓延情况,为指挥中心制定扑救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大大提高了灭火救援的效率。据统计,与以往未使用无人机的类似火灾相比,此次火灾的扑救时间缩短了30%,消防救援人员的安全保障系数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深刻认识无人机在消防救援工作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灾害事故的发生频率和复杂性不断增加,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应急救援装备,具有机动灵活、视野开阔、响应迅速等优势,在消防救援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提升应急响应速度来看,无人机能够在灾害事故发生后迅速升空,第一时间获取现场信息,为指挥决策提供及时支持。在以往的灾害事故处置中,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现场侦察,特别是在一些地形复杂、环境危险的区域,如山区、化工园区等,侦察工作不仅难度大,而且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而无人机可以快速穿越复杂地形,实时传回现场的图像、视频和数据,让指挥人员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灾情。例如,在去年*区的化工企业泄漏事故中,无人机在10分钟内就完成了对事故现场的全方位侦察,准确确定了泄漏点的位置、泄漏物质的扩散范围等关键信息,为指挥中心及时采取疏散群众、切断泄漏源等措施赢得了宝贵时间,避免了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据相关数据显示,使用无人机进行现场侦察,平均可以将应急响应的决策时间缩短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