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县“十四五”总结和“十五五”谋划工作专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州委的决策部署,系统总结我县“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成就与经验,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的宏伟蓝图。这既是一次回顾过去、盘点家底的总结会,更是一次展望未来、擘画新篇的动员会。刚才,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对“十四五”期间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对“十五五”的规划提出了初步设想,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下面,我结合同志们的发言和我的思考,讲三点意见。
一、回首“十四五”:在砥砺奋进中夯实基础,在攻坚克难中书写华章
“十四五”时期,是*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具挑战、也极富成效的五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局面,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上级X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为开启“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实力稳步攀升,发展根基更加坚实。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经济总量和质量实现了双提升。回顾这几年的发展轨迹,我们经历了挑战,也看到了韧性。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25亿元,实现了8.7%的较快增长,为“十四五”开了一个好局。随后几年,尽管面临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我们依然保持了发展的定力。2022年,我们的GDP总量增长至97.52亿元,同比增长3.2%。2023年,在经济普查修订后的数据基础上,GDP达到了98.93亿元,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为2.3%,但这是在承压前行中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的是,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2024年我县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全年GDP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37亿元,同比增长4.6%,重新回到了中高速增长的轨道。这一条V型回升的曲线,充分彰显了*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与此同时,我们的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五年间,三次产业结构从2021年的20.1:33.5:46.3,演进至2023年的20.5:32.2:47.3。这一组数据的变化告诉我们: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持续稳固,为全县经济社会大局的稳定发挥了“压舱石”作用;第三产业的贡献日益凸显,占比持续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在2023年出现了小幅回落,这警示我们,工业强县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是我们必须破解的时代课题。
(二)重大项目硕果累累,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我们深知,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谋划和推进了一大批关乎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总投资1946万元的县城供水改扩建及管网改造工程顺利完工,群众饮水安全得到更高水平的保障。县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在2024年底建成投用,县城污水日处理能力从4000立方米跃升至10000立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县域水环境质量。在农业领域,我们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7.26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59%,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产业项目建设亮点纷呈。我们坚持向绿色要效益,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立木一期、代化、高堡等一批农业光伏电站项目或建成并网、或加快收尾,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总投资达36.64亿元的一批重点项目在2025年第一季度集中开工,展现了我们抓项目、促投资的决心和力度。即使是在节假日,我们的重点项目建设也从未停歇,10万吨低温绿色智能粮油储备库及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一期仓库已然矗立,二期主体工程也将在明年年初完成,这都将成为支撑我们未来发展的“四梁八柱”。
(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特色更加鲜明。我们立足县情,发挥比较优势,做精做强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享誉省内。特别是我们的*绿壳蛋鸡产业,已经从一个地方品种发展成为产值超10亿元、带动45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饲养存栏量突破800万羽,真正实现了“小鸡蛋”做成“大产业”。*镇的松港蔬菜基地等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基地蓬勃发展,年营业收入达360万元,有效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文旅融合发展初见成效。我们依托*谷文化旅游小镇、*康养田园综合体等项目,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