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全市城市管理与文化融合发展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城市管理与文化融合发展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探讨如何将文化基因深度融入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推动城市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让城市在保持整洁有序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和展示独特的文化魅力。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城市管理局的主要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区县分管城市管理工作的副区长、各街道办事处主任、部分重点景区管理负责人等。刚才,市城市管理局、*区XX局、*街道办事处、*古城景区管理处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城市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重大意义
城市管理不仅仅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市容环境、公共秩序的维护,更是城市文化传承与展示的重要载体。一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既体现在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上,也体现在其整洁有序、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细节中。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持续增加,城市管理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文化融合到城市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从我市的实践来看,文化与城市管理的融合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就像在*古城,我们看到直饮水设备的设计与古城建筑风格相得益彰,既满足了市民和游客的饮水需求,又彰显了古城的文化底蕴。据统计,自这些直饮水点投入使用以来,日均服务人数达到了5000人次以上,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这充分说明,将文化融入城市管理,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更能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同时,文化与城市管理的融合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的发展不能仅仅追求经济的增长,更要注重文化的传承和生态的保护。通过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如市政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公共服务提升等,能够让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其独特的文化个性,避免“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例如,我市在公厕改造过程中,采用了传统建筑风格,既提升了公厕的服务质量,又成为了展示城市文化的“微窗口”,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为城市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文化与城市管理的融合还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治理能力。当城市管理工作中融入了文化元素,能够让管理更加人性化、精细化,更容易得到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比如,我市利用无人机进行巡查时,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城市管理中的问题,还通过语音播报传递文化理念和文明规范,引导市民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定,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据统计,自无人机巡查模式推广以来,我市占道经营、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率下降了30%以上,城市管理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全面总结我市城市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我市在城市管理与文化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推广。
(一)将文化元素融入市政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在市政设施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挖掘和融入本地文化元素,让每一项市政设施都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载体。以*古城的直饮水设备为例,其设计采用了方柱搭配顶部圆盆的样式,青铜色的外观与古城的青砖灰瓦相互映衬,正面镌刻的“古城直饮水”字样古朴典雅,充分体现了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色。今年,我市计划在全市建设20个直饮水点,目前已有10处率先在古城内“上岗”,这些直饮水点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更成为了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同样,在公厕改造方面,我市也下足了功夫。主城区的公厕采用了青砖灰瓦坡屋顶的设计,完美复刻了我市传统建筑的经典元素。同时,在公厕内部配备了一次性牙刷套装、牙线、棉签、马桶垫等便民物品,让市民和游客在方便的同时,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关怀。据了解,自公厕完成“微改造”以来,满意度达到了95%以上,许多游客都对我市公厕的文化特色和服务质量赞不绝口。
此外,我市在道路绿化、路灯设计等方面也融入了文化元素。例如,在*大道的绿化工程中,我们选用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花卉树木,并按照一定的文化主题进行搭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路景观。路灯则采用了仿古设计,与周围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夜晚点亮时,既满足了照明需求,又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创新城市管理执法模式,传承和守护城市文化
在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我们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将执法与文化传承、守护相结合,既维护了城市的整洁与秩序,又保护了城市的人文环境。无人机巡查就是我市创新执法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古城上空,无人机化身“文化守护者”,通过清晰的语音播报,提醒市民和游客遵守秩序、爱护古建筑和文物,及时劝导占道经营等行为。这种执法模式不仅提高了执法效率,还让文化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
为了给市民和游客打造一个整洁、有序的游玩环境,XX部门从围挡整治、环境卫生、道路保洁、市政设施维护等多个方面精准发力。在围挡整治过程中,我们将围挡设置与文化展示相结合,在围挡上绘制了我市的历史文化故事、风景名胜等内容,让围挡成为了传播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