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全区深入推进入企服务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深入推进入企服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前一阶段全区入企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入企服务的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合力,推动全区入企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区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区直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街道X工委书记、分管负责同志,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代表等。刚才,东社街道、区工信局、区应急管理局分别作了汇报发言,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自在入企服务工作中的做法、成效和下一步打算,讲得都很实在、很具体,也很有借鉴意义,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结合各自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切实增强做好入企服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前一阶段,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企业服务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入企服务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工作开展的广度来看,入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各部门、各街道累计组织入企服务活动达2300余次,服务企业数量超过18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服务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像*街道,组织街道干部职工对辖区内的200多家企业进行了全面走访,实现了辖区企业服务全覆盖;*区直部门联合开展专项入企服务行动,对全区500多家中小微企业进行了政策宣讲和问题排查,有效提升了政策知晓率和企业满意度。
从解决问题的力度来讲,企业反映的困难得到有效化解。通过建立问题收集、梳理、交办、督办、反馈闭环机制,累计收集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1200余件,其中涉及政策落实、要素保障、市场拓展、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经过各部门协同努力,目前已解决各类问题1050余件,解决率达到87.5%。例如,*企业反映的生产用地不足问题,区自然资源局积极协调,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为企业解决了30亩生产用地,保障了企业扩大生产的需求;*科技型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遇到资金短缺难题,区金融办主动对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企业争取到500万元的信贷支持,帮助企业顺利完成了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从服务企业的成效来看,企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在入企服务的推动下,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经济效益稳步提升。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现税收6.8亿元,同比增长10.5%。*制造业企业通过入企服务中获得的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新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0%,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服务业企业在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带动了就业岗位增加。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总结工作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一是坚持X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X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X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像东社街道X工委书记深入非公企业开展入企服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以X建引领推动入企服务走深走实。二是注重协同联动,建立健全部门之间、部门与街道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入企服务工作高效推进。三是聚焦企业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经验做法,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和发扬。
二、正视问题,找准差距,深刻认识当前入企服务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区入企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与企业的期盼相比、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一是服务的精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部门和街道在入企服务过程中,存在“一刀切”“走过场”的现象,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掌握不够精准,服务措施缺乏针对性。比如,有的部门在政策宣讲时,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没有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解读,导致企业对政策的理解和运用不够到位;有的街道在走访企业时,没有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难题,服务工作流于形式。据统计,在已收集的企业问题中,有近20%的问题因为服务不精准而未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进程。
二是问题解决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目前问题解决率达到了87.5%,但仍有部分问题解决周期过长,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责任分工,导致问题长期悬而未决。例如,*企业反映的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问题,涉及住建、交通、XX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经过多次协调才得以初步解决,前后耗时近3个月,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