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县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我县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成效与不足,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青春力量,推动全县志愿服务事业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团县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分管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以及部分高校负责志愿服务工作的代表和优秀大学生志愿者代表。刚才,团县委、*镇、*高校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既总结了各自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的特色做法和显著成效,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下一步工作计划,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具活力、最富创造力的群体,参与志愿服务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更能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青春动力。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县共有注册大学生志愿者12000余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200余次,服务时长超过85万小时,涵盖了扶贫济困、社区服务、大型赛会、环境保护、教育帮扶等多个领域。例如,在2024年我县举办的“文化旅游节”期间,来自高校的2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了游客引导、秩序维护、文化讲解等工作,累计服务时长达到5000余小时,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得到了游客和主办方的一致好评。
从社会层面来看,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志愿者凭借其专业知识和热情活力,能够为社区居民、特殊群体等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有效弥补了公共服务的不足。在*街道的“关爱空巢老人”项目中,大学生志愿者定期为辖区内80余名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情感陪伴、健康监测等服务,累计开展活动180余次,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从大学生自身发展来看,参与志愿服务是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沟通表达技巧。据对我县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92%的大学生认为志愿服务让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88%的大学生表示通过志愿服务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同时,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也是我县打造“志愿之城”品牌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县正处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社会群体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不仅是对上级决策部署的积极响应,更是我县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二、肯定成绩不足,准确把握我县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志愿服务项目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县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多集中在传统领域,如扶贫济困、社区服务等,而在新兴领域如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技术支持、应急救援等方面的项目较少。据统计,在2024年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传统领域占比达到75%,新兴领域仅占25%。这导致部分社会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也限制了大学生专业特长的发挥。例如,*乡在推进农业产业升级过程中,急需农业技术方面的志愿服务支持,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志愿服务项目,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