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县创业就业暨绿色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创业就业暨绿色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就业创业、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县近年来在创业就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创业就业提质增效,以更坚实的步伐加快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为建设宜居宜游生态强县提供坚实支撑。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相关领导,各乡镇(街道)X政主要负责同志,县级有关部门、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部分重点企业、创业项目代表等。刚才,县人社局、文旅局、*镇、*街道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谈了工作成效,也讲了思路举措,内容务实、重点突出,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切实增强推进创业就业与绿色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将创业就业工作与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围绕文化旅游、绿色食药两大主导产业链,不断创新政策举措、优化服务模式,推动创业就业与绿色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
(一)创业就业与产业发展融合度持续提升。我们始终把创业就业工作嵌入绿色产业发展全链条,以产业升级带动就业扩容,以创业活力助推产业增效。在文化旅游领域,聚焦民宿、农家乐等业态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平台搭建等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旅游服务、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创业项目。截至目前,全县共扶持民宿、农家乐等业态132家,其中五星级民宿2家、四星级民宿8家,年接待游客突破150万人次,带动镇、街道等重点旅游乡镇就业超过3000人。在绿色食药领域,围绕林下中药材种植、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链,培育创业主体165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带动村、村等20余个行政村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5万余亩,吸纳就业近5000人。比如,镇返乡青年(人名用*代替)依托当地丰富的天麻资源,创办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80余户农户就业,户均年增收达2.5万元,既壮大了绿色产业,又拓宽了就业渠道。
(二)政策扶持体系不断完善。我们深知,政策是激发创业活力的重要保障。为此,我县持续优化创业扶持政策,降低创业门槛,让更多人能够轻装上阵投身创业。在资金支持方面,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简化审批流程,将个人贷款额度提高至5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额度提高至300万元,并且实行财政贴息政策,有效缓解了创业者的资金压力。今年以来,全县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笔785万元,直接扶持60人创业,带动就业185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40笔20万元,覆盖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在服务优化方面,推行“一站式”创业服务,设立创业服务专窗,整合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部门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从项目咨询、工商注册到社保登记的全流程服务,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较以往减少了50%。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创业项目库,收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领域优质项目120余个,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荐、技术指导等服务,成功率达到65%以上。
(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活力有效激发。针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精准化创业就业服务,鼓励他们在绿色发展领域建功立业。开展“兴业在县”系列活动,包括民宿管家创客沙龙、返乡创业短视频大赛等,为创业者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今年已举办活动12场,参与人数超过800人次,达成合作意向30余个。实施“归雁计划”,通过政策宣讲、乡情招商等方式,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目前已吸引230余名返乡农民工创办农家乐、农产品网店等项目,带动就业600余人。此外,我们还与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围绕旅游服务、中药材种植等领域,培训学员1500余人次,其中80%以上实现本地就业。
(四)绿色发展动能逐步增强。在推动创业就业的同时,我们始终坚守生态红线,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产业培育、项目建设全过程。通过严格环境准入、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等措施,确保新增创业项目全部符合生态环保要求。比如,在民宿发展中,要求所有民宿必须配备污水处理设施,采用清洁能源,目前132家民宿全部达到环保标准,*镇还建成了全市首个民宿集群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达500吨。在农业创业项目中,推广有机种植、生态养殖模式,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品牌38个,*村的有机猕猴桃、*乡的林下食用菌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绿色发展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更提升了创业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创业就业与绿色发展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融合深度不够,部分创业项目与文化旅游、绿色食药产业链的衔接不够紧密,同质化竞争现象依然存在,比如部分农家乐菜品、服务模式相似,缺乏特色和吸引力;二是政策落实精准度有待提升,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在针对不同创业群体、不同产业类型的精准施策上还有差距,部分创业者对政策的知晓率和利用率不高;三是创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创业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