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总体部署,总结我县2024年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我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相关领导同志,各镇(街道)X政主要负责同志,县级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重点企业代表。刚才,*部门、*镇、*街道就营商环境工作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既总结了经验做法,也提出了下一步计划,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ZZ站位,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意义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更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当前,我县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贯彻落实X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ZZ要求,更是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优化营商环境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X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目的就是通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县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难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从区域竞争层面看,优化营商环境是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关键抓手。当前,各地都在围绕营商环境展开激烈竞争,谁能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谁就能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谁就能在区域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近年来,周边县区纷纷出台硬核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比如*县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区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果我们不能在营商环境上实现突破,就可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掉队。
从我县发展实际看,优化营商环境是解决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2024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市场主体总量仍然偏少,企业发展活力有待提升,部分领域审批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不佳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营商环境还不够优化。只有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我县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ZZ站位,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推动我县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二、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坚定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决心
2024年,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总体部署,紧扣经济发展和服务群众两条主线,以畅通办事途径、提升服务效能、强化政企沟通为切入点,推出了一系列“小切口”措施,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我们始终把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2024年,全县共办结审批服务事项27.86万余件,其中,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9354件、跨区域通办事项1015件,群众满意率达到99.99%,这一数据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处于领先水平。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将全县221项便民事项前移到镇村受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事。*镇便民服务中心通过设立“综合窗口”,实现了社保、医保、民政等事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群众办事平均时间缩短了60%以上。再比如,在企业开办方面,我们实现了0.5个工作日办结,比国家规定的时限缩短了80%;在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方面,我们做到了3个工作日内完成,为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
我们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出了一系列“小切口”改革措施,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2024年,全县新增企业贷款17.86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107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户,同比增长%,这充分说明我县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得到了市场主体的认可。
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方面,我们成立了“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推进专班,印发了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每个事项各牵头部门结合实际都细化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办事流程和指南,落实专窗专人办理,全年共办理“一件事”4338件。在医师护士注册、诊所开办、学生休学、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民生领域实行告知承诺、“简化办”和“即来即办”,比如诊所开办原来需要个工作日,现在通过告知承诺制,当场就能办结,极大地便利了群众和企业。
在项目审批协同服务方面,我们大力推行“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2024年度市县级127个重点项目落实“一对一”帮办、代办并制作发放绿色服务卡,为55个市级重点项目制作协同审批服务指导册25个。我们还抽调工作人员组成登门服务小分队,根据项目进展情况登门为企业进行政策解读、申报指导、帮办导办等服务,以“金牌店小二”“星级服务员”的优质服务全力保障项目“破卡消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