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XX乡X委副书记、乡长XX。今天,能有机会代表X乡就安全生产工作作交流发言,我既感荣幸,更深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的精心指导下,X乡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安全生产作为“国之大者”“民之要事”来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山区乡镇实际的安全生产治理路径。今年以来,全乡累计排查生产经营单位127家次,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32处,实现生产安全事故“零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从四个方面汇报我们的具体做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织密责任网格,让安全监管“无死角”
安全生产的关键在责任落实。过去,我们也曾面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困境:部分企业主存在“重生产、轻安全”思想,村(社区)干部存在“不会管、不敢管”问题,导致监管盲区时有出现。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创新推行“三级五岗”责任体系,把责任细化到“神经末梢”。
所谓“三级”,即“乡级统筹、村级主抓、企业主体”;“五岗”,则是明确乡X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包村干部、村(社区)支书、企业负责人5类关键岗位的具体职责。例如,乡X委书记牵头抓总,每月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专题X委会;乡长直接联系重点企业,每季度带队开展“安全体检”;分管领导包片联村,每周至少2天深入一线督导;村(社区)干部划片包干,将全乡13个行政村划分为56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1名专职安全员;企业则实行“安全承诺+风险公示”制度,将法定代表人、安全管理员、隐患举报电话等信息在厂区显著位置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为确保责任“不打折”,我们配套建立了“三查三评”机制:即企业自查、村(社区)普查、乡级抽查,每月开展“红黑榜”评比、每季度组织“流动红旗”竞赛、年度进行“安全标兵”评选。今年6月,我们在检查中发现某竹制品加工厂消防通道被货物堵塞,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并将该企业负责人纳入“重点约谈名单”;而XX村因连续3个月零隐患,被评为“安全生产示范村”,村支书在乡级大会上作经验交流。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结合,全乡上下形成了“知责、履责、尽责”的良好氛围。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真实案例:今年3月,我们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龙塘村张大爷家的老宅改造成豆腐坊后,违规使用土灶和简易储油罐,存在火灾隐患。村支书第一时间上门,一边帮张大爷计算改造成本,一边联系市场监管所提供技术指导,最终张大爷主动拆除了土灶,安装了合规的燃气设备。这件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责任落实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