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市民营企业融资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民营企业融资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重要部署,总结我市前期民营企业融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具体任务,为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力。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常委、副市长同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志,市政协副主席同志,各区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局、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银保监分局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全市30家重点民营企业、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5家证券机构的代表。刚才,*区政府、*市金融局、银行分行、*民营企业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经验做法,也提出了务实建议,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ZZ站位,深刻认识做好民营企业融资工作的重大意义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融资问题则是制约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一环”。近年来,X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企业融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市各级各部门、各金融机构必须从ZZ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民营企业融资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一)做好民营企业融资工作是稳定经济大盘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民营经济作为“56789”的重要贡献者(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其发展活力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从我市情况看,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民营企业3.2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2.3%;实现营业收入1.8万亿元,占全市GDP的63.5%;带动就业120万人,占全市就业总量的78.6%。其中,制造业园区的家民营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320亿元,同比增长18.7%,但因融资问题,有23家企业被迫放缓了生产线扩张计划,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增速。可以说,民营企业稳则经济稳,民营企业活则全局活。只有解决好融资问题,让民营企业有资金扩生产、搞研发、拓市场,才能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2024年,我市GDP增速为5.2%,其中民营经济拉动增长3.7个百分点,若能有效破解融资制约,预计2025年民营经济可多贡献1.2个百分点增速,推动全市GDP突破3万亿元大关。这充分说明,做好民营企业融资工作,不是一般性的业务工作,而是关乎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任务。
(二)做好民营企业融资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而民营企业正是创新的主力军。我市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新能源电池研发的民营企业,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15.3%,成功研发出新型储能电池技术,但因缺乏资金,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错失了与集团的合作订单,损失潜在产值50亿元。类似情况在全市并不少见,据市工信局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有42%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因融资不足,研发项目被迫延期或终止,其中区的家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平均研发周期延长了6个月,技术转化效率下降30%。反观*市,通过加大对民营企业研发融资支持,2024年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数量增长25%,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40%,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升至35%。这深刻表明,只有让民营企业获得充足的融资支持,才能推动其向“专精特新”转型,才能加快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前,我市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期,传统产业升级需要资金改造设备,新兴产业培育需要资金投入研发,做好民营企业融资工作,就是为高质量发展“添柴加火”。
(三)做好民营企业融资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民营企业不仅是经济组织,更是承载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载体。我市县镇的*服装企业,吸纳了周边8个村的320名村民就业,其中脱贫户65人,人均月收入3500元,但2024年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急需200万元流动资金采购面料,却因缺乏抵押物被多家银行拒贷,险些停产。后经县金融局协调,通过“政府担保+银行授信”模式获得贷款,才保住了300多人的“饭碗”。据统计,我市民营企业吸纳了78.6%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其中小微企业带动就业占比达62%。如果民营企业因融资问题倒闭,不仅会导致大量人员失业,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民生问题。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稳就业”工作,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4.8万人,其中民营企业贡献了4.3万人,占比89.6%。做好民营企业融资工作,就是保住千万家庭的“收入来源”,就是守住民生底线,这既是经济工作,更是ZZ责任。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让民营经济在稳定就业、改善民生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客观分析形势,准确把握我市民营企业融资工作的成效与不足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围绕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我们客观审视、精准施策。
(一)前期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
一是融资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全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1860亿元,较2021年增长65%,年均增速18.3%,高于全市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2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20亿元,较2021年增长78%,年均增速21.5%。*区作为我市民营经济集聚区,2024年民营企业贷款余额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23%,占全区贷款总额的45%;*县通过“银企对接专项行动”,2024年新增民营企业贷款45亿元,带动当地民营企业产值增长12%。
二是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在信贷支持之外,我们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2024年全市民营企业发行债券12只,融资总额85亿元,较2021年增长112%,其中科创债券3只、绿色债券2只,分别融资15亿元、10亿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科创债券5亿元,用于新型复合材料研发,成功突破2项关键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至全国前三。同时,股权融资取得突破,2024年有2家民营企业在新三板挂牌,1家企业进入IPO辅导阶段,直接融资占比从2021年的8%提升至2024年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