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我市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推动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再谱新篇章。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相关领导同志,各县(区)X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教育工作的负责同志,市教育局、市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代表等。刚才,*县、*区以及市教育局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各自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的特色做法和突出成效,也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讲得都很实在、很有见地,我都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深刻认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与实践成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核心任务,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重要抓手,统筹谋划、精心部署、强力推进,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创建工作成效显著,示范引领作用凸显。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我市*县、*县、*县、*县经过资格审查、质量监测、社会认可度调查、指标审核、实地核查评估等一系列严格程序,成功被认定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这不仅是对这四个县教育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我市整体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充分认可。截至目前,我市成为全省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认定数量最多的地市,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凝聚了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汗水。与此同时,我市在省级层面的创建工作也走在全省前列。2023年,我市11个县(区)全部通过省级督导评估,实现了整市域通过省级督导评估的目标,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其中,*县还被教育部确定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县,为全市乃至全省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了宝贵经验、提供了实践范例。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彰显了我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强大执行力,也为我们进一步向更高水平迈进增强了信心、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各项指标持续优化。围绕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标准,我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以督促建、以评促改,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在多个维度实现了质的飞跃。一是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显著加快。我们始终把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加大农村学校投入、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等举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城乡教育差距逐步缩小。截至2024年底,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8%,较2020年提升了15个百分点;农村学校生均教学用房面积达到6.8平方米,生均体育场馆面积达到12.5平方米,均超过国家基本标准。县镇中心小学原来是一所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近年来,通过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投入资金1200万元,新建了教学楼、综合楼和标准化操场,配备了先进的教学仪器和多媒体设备,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吸引了周边多个乡镇的学生前来就读,生源流失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二是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成效突出。近三年来,全市累计投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资金45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80所,其中新建学校35所,改扩建学校145所,新增学位8.5万个,有效缓解了城区学校“大班额”和农村学校“空心化”问题。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比例已降至1.2%,较2020年下降了8.6个百分点,“超大班额”已实现动态清零。在教学设备配备方面,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生机比达到3.5:1,师机比达到1:1,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学科教学仪器配备达标率均达到100%,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三是师资配置均衡化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完善教师招聘、交流轮岗、培养培训等机制,促进师资力量合理配置。建立了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规定城镇学校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前,必须有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2年以上的经历,近三年来,全市共交流轮岗教师8200人次,其中城镇到农村交流教师4500人次,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师资短缺的问题。同时,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每年投入教师培训经费5000万元以上,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培训教师达2.5万人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85%,较2020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四是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我们积极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建成了覆盖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网络,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全覆盖。全市建设智慧校园120所,开发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汇聚了各类优质课程资源5万余节,供师生免费使用,有效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区通过搭建区域教育云平台,实现了城乡学校之间的在线互动教学,农村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直播课堂聆听城区优秀教师的讲课,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学校的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质量。五是教育质量优良化态势持续巩固。我们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我市学生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平均成绩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达到92%,较2020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同时,我市高度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三)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完善,教育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我们积极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市委、市政府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建立了市级领导包联县(区)、县级领导包联学校的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级财政部门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