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市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关于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近年来就业创业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市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市政府分管领导、市中级人民法院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人社部门负责人,各重点企业代表等。刚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县作了汇报发言,分别从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工作落实、基层实践等方面介绍了经验做法,讲的都很实在、很有针对性,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ZZ站位,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就业创业工作的重大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稳定之基,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延伸和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做好就业创业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必须从ZZ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就业是人民群众获得收入、改善生活的基本途径,没有稳定的就业,就没有稳定的生活,更谈不上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就业放在民生工作的首位,持续加大投入、强化措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5%以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但我们也要看到,全市仍有2.3万失业人员亟待就业,1.8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部分困难群体就业稳定性不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就业需求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是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就业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就业的基础,只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充分就业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激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增长。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日益迫切。2024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5.2%,带动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但技能型人才缺口仍达8000余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同时,通过鼓励创业可以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2023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5万户,带动就业4.2万人,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应日益凸显。因此,做好就业创业工作,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和内生动力。
三是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障。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只有人人有活干、有收入,社会才能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就业领域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从我市情况看,2024年全市化解过剩产能涉及职工3200人,虽然通过转岗培训、再就业帮扶等措施实现了98%的再就业,但仍有部分人员面临就业困难;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每年有1.2万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寻找工作,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果这些群体的就业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会影响其家庭生活,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把就业创业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客观总结成绩,准确把握当前就业创业工作的形势与挑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各项就业创业政策落地见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我们始终把扩大就业作为首要目标,通过推动产业发展、扶持企业稳岗、鼓励灵活就业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就业渠道。2021年至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18.7万人,年均增长5.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23.5万人次,年均稳定在5.8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5%以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保持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特别是在2023年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及时出台了稳岗返还、社保减免、以工代训等政策,帮助2300余家企业稳定岗位8.7万个,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创业带动效应凸显,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我们坚持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重要引擎,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021年至2024年,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2.3亿元,扶持1.8万人自主创业,带动6.5万人就业;建成市级以上创业孵化基地32个,入驻企业1200余家,带动就业3.2万人。*区通过打造“创业孵化产业园”,整合政策、资金、场地等资源,累计孵化创业项目230个,带动就业1500余人,被评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县依托特色农业资源,鼓励农民创业,发展家庭农场5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90家,带动2.3万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三)政策体系日益完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我们不断健全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措施》等23项政策文件,形成了覆盖就业创业全过程的政策支持网络。在就业服务方面,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服务活动15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4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2万人次。2024年,我们创新推出“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搭建线上就业服务平台,累计发布岗位信息8.7万条,线上求职人数达15万人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工作。在技能培训方面,2021年至2024年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15万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培训5万人次,劳动者就业能力明显提升。
(四)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力,民生底线不断筑牢
我们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就业帮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实施“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