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司法保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司法保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在司法保障企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支撑。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相关领导同志,各县(区)X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政法系统单位班子成员,以及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等涉企服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刚才,市法院、*区政府、市工信局、*县司法局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工作成效,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下一步计划,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ZZ站位,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中司法保障的重大意义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而司法保障则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石和关键支撑。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市场主体对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期盼日益强烈。司法机关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肩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
从我市情况来看,截至2024年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5.6万户,较2020年增长了42.3%,其中企业数量4.8万户,个体工商户10.8万户。这些市场主体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增长、就业稳定和民生改善。然而,在市场主体发展过程中,各类涉企纠纷也不断涌现,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件数量逐年上升。2024年,全市法院受理涉企案件12300件,较2023年增长18.5%,这一方面反映了市场主体维权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司法保障在化解涉企矛盾、维护市场秩序中的重要性。市法院在处理某供应链公司与某商贸公司的大额涉企合同纠纷案时,秉持善意执行理念,采用“活封活扣+积极调解”的方式,既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被执行企业的正常运营,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司法工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积极作用。通过这起案件的妥善处理,不仅让两家企业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也为其他市场主体树立了信心,彰显了我市司法机关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强化司法保障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能够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反之,如果司法不公、执法不严,就会破坏市场秩序,损害市场主体利益,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全市各级司法机关和相关部门要切实提高ZZ站位,把强化司法保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各项工作。
二、总结工作成效,坚定优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的信心决心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工程,各级司法机关和相关部门积极作为,在司法保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为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一)司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维权渠道更加畅通。全市法院系统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设立了涉企纠纷专门调解室,聘请了200余名企业代表、律师、行业专家等担任调解员,2024年共调解涉企纠纷45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68%,较2023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市法院建立了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平均审理周期较普通民事案件缩短了25%。同时,积极开展“法官进企业”活动,组织法官深入*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企业集中区域,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风险防范指导等服务,2024年累计开展活动120余次,服务企业3000余家。市检察院设立了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2024年共办理侵犯企业知识产权案件35件,挽回企业经济损失800余万元。同时,开展涉企刑事诉讼监督专项行动,对公安机关办理的涉企刑事案件进行全面排查,纠正了一批执法不规范问题,保障了企业及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司法公信力明显增强。全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制定了涉企执法“负面清单”,明确了18种禁止性行为,防止执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干扰。2024年,开展涉企执法检查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了5起违规执法案件,处理相关责任人8名。同时,建立了涉企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对涉企刑事案件快侦快办,2024年平均办案周期较以往缩短了30%。市司法局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开展了行政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