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市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论述,总结前期全市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进展与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创业环境,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在我市落地见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等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负责同志,在衡高校分管创业工作的校领导,部分大学生创业企业代表,共计350余人。刚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区人民政府、*高校创业指导中心先后作了汇报发言,既分享了在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讲得都很贴合实际、富有成效,我都同意,希望大家结合各自职责,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ZZ站位,深刻认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重大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和价值实现,更关系到城市的活力激发、创新动能的培育和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我们做好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将其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2024年,全市新增大学生创业实体850个,带动就业3200余人;发放大学生创业补贴1200万元,惠及创业大学生600人;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25个,入驻创业项目380个,孵化成功项目150个;在各类创业赛事中,我市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奖45项,其中省级以上奖项18项。例如,*高校的几名大学生团队研发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项目,在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并成功入驻我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已与3个小区签订合作协议,市场前景广阔。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政策知晓率不高,部分大学生对我市支持创业的政策不了解、不熟悉,导致政策红利未能充分释放,据调查,仅有40%的在校大学生清楚我市的大学生创业补贴政策;二是创业资金获取难度大,虽然有创业补贴和贷款政策,但审批流程繁琐、额度偏低,难以满足大学生创业初期的资金需求,2024年,全市申请大学生创业贷款的通过率仅为65%;三是创业孵化平台功能不完善,部分孵化基地服务单一,仅能提供办公场地,在技术指导、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不足;四是部门协同不够紧密,各部门在政策落实、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未能形成工作合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市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深入推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支持大学生创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创新,而大学生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活力,是创新的重要源泉。支持大学生创业,能够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从我市情况来看,2024年大学生创业项目中,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60%,其中不少项目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市场潜力。例如,*县的一名大学生创办的“农业物联网技术服务公司”,为当地500多户农户提供智能灌溉、病虫害监测等服务,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同时,大学生创业还能促进人才集聚,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来我市创业就业,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据统计,2024年通过创业留在我市的大学生达到800人,较上年增长25%。因此,我们必须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
(二)支持大学生创业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79万人,我市高校毕业生也将达到3.5万人,就业形势严峻。支持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实现大学生自身就业,还能带动更多人就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2024年,我市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人数与创业人数的比例达到1:4.5,即1名大学生创业平均能带动4.5人就业,远高于传统就业岗位的带动效应。例如,我市*高校一名大学生创办的“校园文化传媒公司”,不仅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还吸纳了2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年均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此外,创业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抗压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支持大学生创业对于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