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市委常委、副市长在民生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民生保障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民生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过去一段时间我市民生保障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我市民生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过去一段时间民生保障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就业创业方面,我们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通过举办招聘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就业形势稳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为零就业家庭提供了动态清零的就业援助。同时,我们还大力支持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亿元,扶持创业*人,带动就业*余人,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社会保障方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保障待遇水平。目前,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万人,参保率均达到*%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年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也逐步提高。同时,还加强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了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等救助标准,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生活保障。在教育医疗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就医环境。新建、改扩建了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增学位*个,有效缓解了“入学难”“入园难”问题。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了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促进了教育公平。在医疗卫生领域,我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目前,全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人,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在住房保障方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二)当前民生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民生保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民生保障水平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民生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们的民生保障供给还存在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覆盖不均等问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二是民生保障资金压力较大。民生保障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随着财政收支矛盾的加剧,民生保障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民生保障资金安排上还存在“小而散”的问题,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影响了民生保障工作的整体效果。三是民生保障工作协同性不够。民生保障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各部门之间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部门之间沟通不畅、信息共享不及时、工作衔接不紧密等问题,导致一些民生政策难以有效落实,群众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仍然存在。四是民生保障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在就业、社保、金融等领域,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隐患。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加快,部分行业和企业面临经营困难,会引发失业风险;社保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增大,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一些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活动时有发生,给群众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