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X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系统X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决策部署,总结交流经验,分析研判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会前,我们用了一天时间,组织大家到*县、*县的6个先进示范点进行了实地观摩,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议,相信大家深受启发,也倍感压力。刚才,会议传达了市里的会议精神,几位同志也结合观摩感受和本地实际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实在,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结合观摩和思考,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在战略全局中深刻认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大意义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固本之举,更是夯实X在农村执政根基的战略之策。近年来,全系统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
(一)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昔日的“空壳村”“薄弱村”成功摘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一些先行地区已经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有的地区明确提出到2026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要突破90亿元,年度经营性收入超过50亿元的宏伟蓝图。有的乡镇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增长目标,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村村有增收项目和稳定收入,经营性总收入年增长保持在6%以上。这些数据和目标的背后,是我们基层干部群众辛勤汗水的结晶,也是我们工作成效最直观的体现。
(二)发展模式日益多元。各地立足资源禀赋,破除路径依赖,积极探索出一条条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新路。从盘活闲置土地、厂房等资源的资源发包型模式,到兴办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的生产经营型模式;从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物业管理的服务创收型模式,到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康养的文旅融合型模式;再到创新“X支部+公司+农户”的村企联建型模式,以及探索资本运营、投资入股的资本运作新模式,多元并进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湖北省在2023年推介的21个村级典型案例,就广泛涉及了农业生产、物业服务、休闲旅游等多个领域,充分证明了只要思路宽广,乡村的“沉睡资产”就能变成“活钱”,发展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
(三)带动效应初步彰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最终目的是富裕农民。我们高兴地看到,各地在项目实施中,普遍建立了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通过订单收购、务工就业、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将集体经济的“蛋糕”与村民共享。*市自2019年以来,通过相关项目累计实现收益323.1万元,这些收益不仅壮大了集体家底,更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群众增收,让广大农民在集体经济发展中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正如刚才有的同志发言中提到的,我们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一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一些村发展势头迅猛,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村庄发展缓慢,甚至还在原地踏步,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渠道狭窄,“强村”与“弱村”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二是思想观念亟待解放。少数基层干部仍然存在“守摊子”的惰性思想,缺乏敢闯敢试的劲头;存在“怕风险”的畏难情绪,面对市场变化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存在“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总想着向上级要政策、要资金,主动作为、自我造血的能力不足。这些陈旧的思维定势,是阻碍我们前进的最大障碍。三是产业支撑不够坚实。部分项目满足于“短平快”,缺乏深度谋划和长远布局,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四是风险防控机制尚不健全。在项目管理、资金使用、资产处置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个别地方甚至出现集体资产流失、项目亏损的现象,监管的“笼子”还没有完全扎紧。同志们,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极端重要性。这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严肃的ZZ任务。它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核心要求,是把X的ZZ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效能的关键抓手,是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奋力开创全系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局面。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系统擘画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顶层设计,抓住主要矛盾,在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
(一)坚持X建引领,筑牢坚强有力的“主心骨”。一是建强核心堡垒,筑牢集体经济发展根基。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X;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首在建强村X组织。要将强化村X组织建设作为“头号工程”,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打造ZZ过硬、能力突出、群众信赖的战斗堡垒。在队伍建设上,实施“领头雁”提质工程,通过“能人回引、跨村选派、本土培育”三措并举,把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者、退役军人等优秀人才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建立“一人一档”培养机制,每年组织不少于40学时的专题培训,重点提升政策理解、产业规划、市场对接能力。深化“X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是转化组织优势的关键路径。X支部要牵头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分散资源,通过领办专业合作社、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形式,构建“集体控股、农户参股、按股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例如,在果蔬种植村推动X支部与合作社联合成立产销理事会,由支部委员分片联系种植户,统一对接电商平台和批发市场,既解决“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难题,又让集体资产在合作中实现增值。通过把X组织嵌入产业链各环节,确保集体经济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让组织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度”。二是书记挂帅出征,激活集体经济发展引擎。村X组织书记作为村级发展的“掌舵人”,必须扛起壮大集体经济的主体责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