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县推进法治县城平安县城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法治县城平安县城创建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法治平安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工作成效,分析当前短板弱项,动员全县公安机关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严作风,推动法治县城平安县城创建走深走实,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筑牢安全屏障。刚才,*通报了今年上半年全县法治平安建设考核情况,*派出所、*交警大队作了经验交流,*镇作了表态发言,讲得都很实在、很有针对性。下面,结合近期调研和思考,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以“归零心态”认清当前法治平安建设的“坐标方位”
近年来,全县公安机关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紧扣“法治县城”“平安县城”双轮驱动目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统筹推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一是平安根基越筑越牢。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近三年来全县刑事发案数年均下降8.6%,八类暴力案件破案率达98.2%,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1.3%,群众安全感连续两年位居全市前列。特别是今年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期间,我们集中开展了“凌晨巡逻”“校园护航”“夜市亮灯”等专项行动,累计投入警力1.2万人次,整改治安隐患376处,查处酒驾醉驾189起,全县刑事、治安警情环比分别下降15.7%、12.1%,真正让群众感受到了“警察就在身边、平安触手可及”。
二是法治水平稳步提升。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建成标准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推行“一案一评”“随案督导”机制,执法问题整改率达100%;创新“警民联调”“律师驻所”模式,今年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00余起,调解成功率96.8%,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派出所创新“老支书调解室”,邀请退休村干部参与邻里纠纷调解,用“乡音土话”解开群众心结,相关经验被《人民公安报》报道,成为全县法治建设的“金名片”。
三是服务质效持续优化。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出“户籍业务跨省通办”“车驾管业务下乡办”“周末应急窗口”等便民举措,累计为群众办理“急难”业务1.8万件;深化“放管服”改革,联合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建立“企业服务专班”,走访重点企业260余家次,解决用工落户、物流运输等问题42个,用“公安温度”护航“发展速度”。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统揽全局的结果,是各部门协同发力的结果,更是全体公安民警辅警拼搏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公安局X委,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对照上级要求、群众期待和发展需要,当前法治平安建设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有的乡镇对“平安创建”重视不够,存在“重发展、轻治理”倾向,矛盾纠纷排查不深入,导致“民转刑”案件仍有发生;有的警种部门协同作战能力不足,在应对新型网络犯罪、跨境赌博等复杂问题上,还存在“打不透、防不住”的问题;基层警力紧张的矛盾依然突出,部分派出所民警人均年接警量超过300起,“白加黑”“五加二”成为常态,工作压力大、保障跟不上;少数民警法治意识、服务意识淡化,执法不规范、态度生硬等问题仍有发生,群众满意度还有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