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心组发言:深学笃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奋力谱写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新篇章
同志们: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等根本性问题,为新形势下做好城市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负责全市发展规划和经济综合协调的职能部门,市发改委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必须以高度的ZZ自觉,深入学习领会,把握核心要义,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X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将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我市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扎实成效。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一、站位全局、深化认识,精准把握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方位与遵循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人民美好生活的“承载地”。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系统总结成就、科学研判形势、擘画未来蓝图,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大历史观”和“大系统观”,深刻认识城市工作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尊重规律、顺应趋势。面对我国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城市发展转向“内涵式”提升的新阶段,市发改委要率先强化理论武装,精准领会中央对城市发展的战略意图和决策部署,特别是对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工作重心和工作方法的“五个转变”要求,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历史主动性。
(一)立足国情市情,深刻把握城市发展的历史方位新特征。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正处于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从外延拓展转向内涵深化的关键转型期。对于我市而言,既面临着人口结构变化、动能转换提速、空间约束趋紧等普遍性挑战,也拥有区域发展战略赋能、XX基础扎实、创新要素集聚等独特优势。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会议指出的“两个转向”——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一科学判断,要求我们主动摒弃“摊大饼”式的粗放发展路径,将工作重心聚焦到提升城市承载力、激活城市内生动力、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上来,走出一条符合XX实际、彰显XX特色的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市发改委要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谋划中,将此作为基本坐标和行动逻辑。
(二)聚焦人民主体,深刻领悟城市工作的根本宗旨新要求。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贯穿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价值取向。会议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深刻昭示了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经济综合部门,市发改委的一切工作,最终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意味着,在谋划城市发展时,必须将“宜居、韧性、智慧”等要求,与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紧密结合。无论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就业增收、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便捷化,还是建设韧性安全的城市生命线、打造绿色宜居的人居环境,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尺。我们要将民生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核心约束性指标,在资源配置、政策倾斜上更多体现普惠性和公平性,确保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对标战略部署,深刻践行城市发展的目标导向新内涵。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宏伟目标,并部署了七项重点任务。这为我们擘画了未来城市发展的美好图景和行动路径。对于市发改委,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一宏大战略目标落细、落小、落实到XX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必须把“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定位,全面融入全市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以及重大战略、重大改革、重大工程之中。特别是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城市体系结构、推进城市更新、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建设智慧城市等关键领域,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既要仰望星空,对标先进;也要脚踏实地,紧扣XX发展阶段特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路线图、时间表,建立可量化、可评估的目标体系,一步一个脚印将总书记擘画的蓝图转化为XX大地的生动实践。
二、科学擘画、系统集成,精准谋划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新路径
城市发展转型既是客观规律使然,更是主动适应新形势、开启新篇章的战略抉择。会议提出的“五个转变”,为我们明晰了未来城市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落实这些转变,要求我们必须运用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市发改委承担着战略规划、综合平衡、改革统筹的核心职能,在此过程中肩负着打基础、利长远、把方向、管宏观的重要使命。必须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谋划和推动XX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深刻变革,确保城市发展始终沿着正确轨道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