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真正能走上高位的人:无相、无情、无我
那些真正能走上权力、财富、成就巅峰的人,都是“三无人员”。
无相不惑,无情不扰,无我不执。
不惑则明,不扰则定,不执则达。
01
一、无相:不着相,穿透幻象,直击本质。
《六祖坛经》中说:“无相者,于相而离相。”
真正的高手身处规则、表象、社会框架中,却不被其束缚,能跳出来看本质。
任何“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暂时聚合,并无独立自性。
世界属于输出型的人,是一场巨大的“叙事”,大多数人都很容易被表象迷惑。
不执着于事物的表象,不被外在形式迷惑,直击本质,具备这种高阶认知能力的人,能看透规则、人性、利益的底层逻辑,不被道德绑架或自我设限。
朋友说,她曾在一家关系复杂的公司任职,一不留神就容易“背锅”,再不留神就会“损失利益”,但是她却没有踩过一个坑,根本原因就在于:她从来不听别人的花言巧语,而是直接定位对方的需求。
她说:“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句话是真理。”
普通人容易被已有的规则束缚,但高手却能提炼出最本质的“需求”。
2007年,诺基亚统治手机市场,所有人都认为“键盘是刚需”。但乔布斯直接推出全触屏iPhone。
当时市场调研显示“消费者不接受”,但他说:“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你展示给他们。”
人们要的是便捷,而不是键盘。
产品,只需要围绕受众最简单、最根本的核心需求,做精、做透,就足以打败竞争者。
一个前同事在广告公司做了5年了,累死累活加班,但始终升不了职。
后来她发现,老板最器重的那个同事不是因为加班才升职的,而是“她给人一种自己很重要”的感觉。
职场的规则中,不是“努力=回报”,而是“价值=回报”。
普通人像忠诚的信徒一样相信“努力就有回报”;而高手却能看透“价值分配的逻辑”。
02
二、无情:不烂情,情绪是工具,不是障碍。
万法唯心,情绪本空。
真正的高手不会被情绪消耗,而是把情绪当成工具。
他们对情绪的管理能力,不只是简单的“控制”,而是超越情绪扰动(不是冷漠),不执着于爱憎。
高位者的生存法则是:情绪只为战略服务。
因为没有情绪短板,所以决策层面会更精准。
他们可以利用情绪影响他人、用愤怒震慑对手、用亲和获取信任、用共情拿下客户……
而普通人更容易被情绪支配,因为愤怒而撕破脸、因为恐惧而退缩、因为爱恨影响客观判断。
普通人的情绪服务于“自我证明”,被夸奖就自信,被批评就自戕;高手的情绪服务于目标,该忍耐时忍耐,该凶狠时凶狠。
亚马逊早期长期亏损,投资人质疑,媒体嘲讽。但贝索斯只说一句:“你们关注的是下个季度的利润,我关注的是未来十年的垄断。”
一个朋友创业时,合伙人卷款跑路,大家都劝他“算了,别折腾了”。
普通人受伤后选择抱怨或自怨自艾,一蹶不振;而高手认为痛苦只是错误选择的一种体验,不会影响人生。
他没有说话也没有发火,第二天注销公司,重新开始,现在新公司蒸蒸日上,而他当初的合伙人还在四处躲债。
情绪于人的作用,每个人都清楚,但真正能把“情绪”运筹帷幄,利用到最大化的人少之又少。
我想起之前写作时的一个方法:顺应你的情绪去写合适的文章。
假如你今天很悲伤,就写悲伤的故事;你当下很快乐,就塑造一个温暖的角色;你感受到痛苦,就凝练一篇诗歌……
总之,当你有意识的去使用它,而非陷入其中,就会发现:原来情绪是很妙的东西,他们也不喜欢“上班”。
03
三、无我:没ego,不追求清白感,只有目标。
ego太弱的人,容易被“他人”支配;ego太强的人,则容易因“自我”而受限。
比如说,一个人太强调自尊心,就会表现的过于敏感、自大、要面子;一个人如果太没有自尊心,就会唯唯诺诺,没有主见。
清白感是:在认知和情感上认为自己道德纯洁、无过错或无罪恶的体验。
追求清白感的人,会希望自己不欠任何人的,希望自己问心无愧。
Ego是人生最大的成本;清白感是个体最大的桎梏。
以前有个朋友在北京找不到工作,她的一个舅舅给她内推了一家大公司,但是她拒绝了,我问她为什么不去,这个机会很难得。
她说:“我不想欠别人的,我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机会。”
但遗憾的是,后来的几年,她再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好机会,她的舅舅好像也不再联络她了。
我记得电视剧《蜗居》里宋思明说过这样一句话:“关系这个东西啊,你就得常动。越动呢就越牵扯不清,越牵扯不清你就烂在锅里。你帮我,我谢你,这样才叫‘关系’。总想着两不相欠,那叫交易!”
有时,关系是说不清的,如果说得太清楚,关系就失去了粘性。
普通人很在乎“面子”“形象”“别人怎么看我”;而高手只要能赢,什么姿态并不重要。
特斯拉产能危机时,马斯克直接睡在工厂地板,和工人一起熬夜。但他也能冷酷裁员30%,只因“公司必须活下去”。
真正厉害的人,可以卑微如尘土,也可以凶狠如豺狼,只要对目标有利。
普通人受点委屈就玻璃心;高手只要目标在,尊严可以暂时放下。
以前有个同事曾被上司拉到会议上当众批评,同事都以为她会辞职。但她第二天主动表态:“领导说的其实是对的,我只是在焦虑我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大家都很惊讶,结果半年后,她就迅速取代了上司的位置。
诸法无自性。
高手永远清楚:“他人评价”只是特定情境下的观点聚合,无自性,所以不会对批评过度反应。
04
四、无相(破现象执着)→无情(破情绪执着)→无我(破根本执着)
知无相则离分别,达无情则脱爱憎,证无我则断轮回。
为什么普通人很难做到这3点?
普通人被教育要“重感情”“守规矩”“在乎他人看法”,而这些往往是高位者的障碍。
普通人需要“自我认同”(比如“我是个好人”),而高位者只在乎“是否有效”。
无相、无情、无我意味着更孤独、更冷酷的生存方式,大多数人承受不了这种心理代价。
但凡事皆要有个“度”。
无相过度,可能变得冷血,比如无视弱者的权益;
无情过度,可能丧失人性,比如视人命如数字;
无我过度,可能迷失意义,失去“自我”感。
真正的顶级高手能在无相、无情、无我与人性、道德、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这才是长期屹立不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