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快速提拔,其实靠的是包装
之前写过,提拔没有长期主义。
现在越来越确认这一条。
因为搞提拔,必须要快,要抢机会。
如果错过领导调动、换届等风口,必然错失提拔机会。
现在搞提拔,其实跟股票搞短线是一样的。
必须炒作投机,然后在投机中套利。
而快速提拔的方法,其实就是包装。
现在的提拔玩法越来越复杂,信息噪音越来越大。
其实,就是大部分人都玩起了包装。
现在我看文件,发现大部分的文件,都是灌水太多了。
根本没法看。
我不知道领导看不看得下去,反正我是看不下去的。
因为灌水太厉害了。
一句话能说的清的事情,能写成一千字。
现在大部分的文件,都是这个类型的文件。
前十年是没有这种情况的,哪怕是前五年。
现在包括信息稿,也是越写越花,一篇信息稿,又是对仗,又是排比,还要明喻暗喻。
其实是违背了信息稿短实新的要求。
而且,很多信息是没有报送价值的,但也要报。
一眼看过去好像有很多工作亮点似的。
现在的文稿、信息稿都是这样。
充满着浓浓的“创新”味,但实际上就是换词条,搞花样。
看起来很多创新。
其实,本质上是提拔背后的新玩法。
就是要包装,一眼看过去让工作充满亮点,有各种成绩。
目前,这就是很流行的玩法。
你不这样玩,提拔肯定要被淘汰。
因为现在几乎所有文章都在包装,都是有各种高大上的亮点的。
项目也是这样。
各种各样的行动方案也是这样。
现在大领导眼里,一眼看去,都是各种亮点。
谁在极短的时间里面能抓住领导的注意力,谁就能留下印象。
所以,你说什么沉下心来,搞长期主义,那是很难的。
因为大家都卷起来了,你不卷起来,死的就是你,就像现在的外卖大战一样,你不搞零元购,必然死掉。
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
年轻干部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捕捉机遇,表现自己。
因为你不快的话,说不定领导又调走了。
为什么写材料能力重要,因为你的材料看起来不高大上的话,领导必然注意不到。
搞活动也是这样,活动发布会那天必然要搞最高规格,搞最强的媒体配套阵营。
只要发布会搞得好,高大上的宣传文案一发,就等于新项目完成了一大半。
本来按照现在的经济周期,很多工作是不好干的。
但是,现在看很多材料,都是亮点纷呈,给人感觉形势一片大好。
你不融入这种叙事风格,你在提拔竞争中必然是淘汰的。
只能说,现在领导是被各种亮点信息包裹着,领导筛选信息的脑力成本也是很高的。
如果领导很忙,压根就没法判断了。
所以,那些不断输出亮点的干部,就能留下很好的印象。
所以,现在快速争取提拔的方法,很像搞投机。
特别像炒股的追涨杀跌,快速套利。
为啥很多干部搞提拔很有思路,但搞投资就不行。
因为真正的投资,是价值投资,背后是长期主义。
很多干部习惯了短平快的思维,自然就无法接受慢慢变富的思维。
这也是为啥很多干部投资股市都是亏钱的。
巴菲特说过,很多人没法变富,是因为不愿意慢慢变富。
其实,价值投资,就像呼吸一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