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石家庄日报/2025 年/4 月/27 日/第 001 版
乡愁可触 村韵生金
——石家庄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李坤晓
“ 以前我们去村里游玩,在里面转一会儿就想走了。但现在可不一样,再去村里可以了解当地文化,体验特色项目,待上一天也不无聊!” 市民赵思靓是一名旅游爱好者,她根据自身体验,说出了近些年石家庄乡村旅游发生的变化。
乡村沃野,承载乡愁文化,文旅融合,则让旅程更加丰富多彩。石家庄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深挖盘活乡村文化资源,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让文旅经济“ 火起来”。
守护文化根脉
传承乡村历史
四周青山环抱,从高处俯瞰,历经数百年沧桑的石头民居与自然景观一同构成了一幅风景秀
美、特色鲜明的水墨画卷——这里便是素有“ 不到村口不见村” 说法的井陉县于家乡于家村。
据《井陉县志》记载,于家村始建于明成化年间,至今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是明代著名ZZ家于谦的后裔居所。该村先后被评为“ 中国民俗文化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充满特色石头,可称为中国民间约定用水、节水的典范的“ 用水碑” 也是于家村的一大特色。 “ 于家村位于太行山腹地,四面环山,石灰岩地貌,凿井不易。因为缺水,村民对用水、节水高度重视,村民自发订立用水的规矩。” 村里导游于翠田说,“ 为避免因汲水而造成秩序混乱,村民奉祖遗约将《柳池禁约》刻于碑上,这块碑也叫‘ 用水碑’ 。”
时至今日,村里吃水已不是问题,但节约用水的祖训在于家村一直传承下来,这也为当地旅
游再添几分不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