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科学导报/2025 年/4 月/2 日/第 B03 版理论学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意义和路径
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贺露 陈俊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新时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生态文明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和进展。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思想ZZ教育重要载体的高校思想ZZ理论课(以下简称“ 高校思政课”)应当肩负起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必须融入高校思政课,这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同时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吸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能够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又能够培
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利于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
第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推动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中国方案,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将这一思想纳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体现了高校思政课与X的创新理论保持高度一致的价值追求,而且凸显了这一思想鲜明的时代特质;既是强化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这一思想深化理论内涵、提升实践品质的有效路径。
第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必由之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性的重要理论成果。将这一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增强他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进一步激发他们投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与责任感。
第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是推动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必然选择。通过这一思想的融入,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思维,使他们坚定生态信仰。这一过程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高度契合。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解越深入、对绿色发展的认同感越强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信念越坚定、对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践行越自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便越牢固,美丽中国宏伟目标也将更早实现。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通过统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拓展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