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平凉日报/2025 年/4 月/2 日/第 001 版
执青春之笔,绘就基层社会治理“ 多彩画卷”
——我市共青团利用“ 伙伴计划” 示范项目让青少年与社区实现双向奔赴
本报记者 丁小凤
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广大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空间,更是共青团融入X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联系服务青少年的新场景、主阵地。自团中央“ 伙伴计划” 示范项目实施以来,平凉团市委积极对接争取、广泛链接资源、创新运作模式,聚焦“ 四类重点青少年”,着眼社区青少年急难愁盼的普遍性需求,探索建立“ 团组织牵头抓总+社会组织具体实施+社区协调配合” 三方工作机制,在全市 5 个县(市、区)精准实施“ 伙伴领航站” 和“ 团团活力圈” 项目
5 个,累计开展服务 411 场(次),服务青少年 6407 人(次),示范带动团员青年投身基层社会治理,将社区打造成了青少年想来、爱来、常来的青春团聚地。
特色活动设计,让青少年从“ 旁观者” 到“ 参与者”
春节期间,冬日的阳光洒在崆峒区新民北路社区小广场上,穿着印有“ 团团活力圈” 蓝色马甲的孩子们正围着舞狮道具跃跃欲试,回族少年小刚(化名)却攥着衣角站在人群外围——往年春节,他多是安静地看着邻居贴春联、挂灯笼,但这次舞狮道具勾住了他的目光。“ 试试看?”志愿者将狮头塞进他怀里,他在忐忑中和小朋友们笑作一团⋯⋯后续开展的庆元宵煮汤圆、月饼制作等传统文化活动小刚都特别积极。
实施项目社会组织负责人介绍, 新民北路社区辖区内回迁小区和新建小区多, 有着回汉融合、城乡结合的显著特点,他们在服务载体设计过程中,注重将传统文化体验与民族团结教育深度融合,越来越多来自各民族、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 伙伴们” 相聚在一起,都能找到文化认同的“ 呼吸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