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领导是不是在培养你,明眼人是能看出来的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有这么一段话: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依赖人际关系、处世技巧。软与硬是相对而言的。专业的技术是硬本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交际本领则是软本领。
一个普通人,要接触高质量的人际关系,简直难如登天。但能找到快捷突破口:领导。领导的圈子多是领导,接触到的信息也会比普通人高不少。
我亲身体验是几年前的一次饭局上:
我领导的领导请一位区总吃饭,我的领导知道我会喝点酒,就喊我作为陪同人员一起参加。
主客主陪与我不是一个档次,在他们眼里,我只是个端茶倒水、布菜结账的服务小妹。
一阵寒暄后,领导们开始交流一些工作心得,职场八卦,比如谁谁是什么学历背景,可以培养;谁谁是哪个大公司过来的,是谁的人;区总还点了下我们这产品推不动的原因,是要跟公司主线业务合作,他去牵线…
这些话我听在耳朵里,第一感觉就是,领导们知道的可真多,第二感觉是这些和我没一点关系,过耳烟云罢了。就在迷糊之际,听到我领导的领导说:
当领导,当的就是信息差啊!
我恍然大悟,终于知道为什么很多事是结果出来后我才知道。
上边岗位空置、奖金申报、培训资格…自己人先得到消息,领导培养的人先得到消息。在消息放出来前,结局早就已经定好。就是信息差。
看吧,为什么出现越来越多的圈子、饭局,看似一无所用的社交,实则是想透了的明白人在交流信息差而已。
在职场,跟对领导往往比做对事情更重要。判断领导是不是在培养你,明眼人是能看出来的。
 01让你的脑子动起来 
真正的培养,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要实践锻炼的。
他不会让你只是简单的执行,而是培养你的思维方式。更像是教练,更看重你思考的过程而非结果。
给你派任务:不说你按我的做,而是问你觉得该从哪下手,风险点在哪。
你做错事:不直接骂这点事都办不好,而是逼你复盘:如果重来一次,你会怎么改;
踩完坑后:甚至是故意留的坑,等你摔了再问:这次学到了什么?
他会告诉你如何权衡利弊,如何准确的评估价值,怎样做到利他同时利己,如何选择做正确的因,从而确保对自己有用的果,怎样提升并树立自己的形象,怎么通过注重细节能让自己更有人格魅力。
这些都不是能从网上找来的零散知识敷衍你的。
 02给你倾斜资源 
资源永远是稀缺的,领导把有限的资源分配给谁,往往暗示他真正看好的人是谁。
客户资源:把能签大单的优质客户交给你,而不是只让你对接难缠的烂摊子。
团队支持:你搞不定技术,他说我让技术主管帮你;你缺人手,他直接调人给你。
话语权:开会时特意指名让你说说,给你在老板面前露脸的机会。
升职加薪:别人要么降薪,要么不涨,要么涨个200块。而你看到自己的工资条嘴角自然上扬。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就是,领导锻炼你成为管理的技能和能力。业务知识容易学,但用人管人是进阶的学问,需要实际操作来累积经验。
当他让你去分管他手上的一些事,说明他在培养你当领导接班人的能力。
 03积累你的个人品牌 
主动为你创造展示舞台,帮你积累个人品牌。而不是把你当工具人,功劳据为己有。
对外介绍:指名这块是你主导的,你对这块特别专业,有很深的见解。
项目获奖:把你的名字送上奖台,告诉别人你为公司实打实的降本增效。
形成案例:甚至把你的成果写成案例,在公司内部分享,让全公司都知道你的故事。
他在公开场合会提及你的贡献,把你推荐给更高层的领导,甚至鼓励你在行业活动中发声。
让内部员工、外部客户,认你这个人,而不是仅仅是某个岗位代称,为你后续的工作推进做好铺垫。这就是你的品牌。
 写在最后 
判断一个领导是不是在培养你,就看他是否激发了你的思考、是否倾斜资源给你、是否帮你积累个人品牌。当你感受到思维在被拓展,能力在被锤炼,价值在被放大,那就是培养。
另外,我一直认为,非亲非故的领导凭什么众人中唯独选中培养你,无非是你身上有他要的价值。
成年人的世界都是交换利益维系的,你得有你的价值,才能上牌桌,才能分到利益。
他想办的事你心领神会就办好了,他通过你链接了他对他有用的人,你的存在能够帮他平衡其他人的利益,他看中的业务你干得漂亮且只有你能,你能给他壮胆或提供情绪价值,你很勤快很听话加班加点随叫随到,培养你出来能给他带来影响力…
最好的职场关系是相互成就。
共勉。